第167章 自我革新(2 / 2)

火线提拔 万路之遥 2270 字 7个月前

“客气,以后咱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互帮互助嘛。”

秘书和司机,是领导身边最主要的两个人,要掌握外人不知的一些隐私。要说两者谁重要,难以分辨,不好掂量。司机可以看作是内人,除了工作不参与外,私人生活了如指掌,甚至参与到家庭中,办理一些不宜外人知道的事。

而秘书,兼顾工作和生活,更倾向于工作。如果时间长了,有可能延伸到私人生活。在处理一些事情时,远比司机懂得用智慧和资源。

不管是谁,关键看领导。当默契度高度吻合后,形成彼此依赖,谁顺手就用谁。

刘哲是丁光耀从市里带下来的,据说是老领导曾经的交通员。老领导提拔后,让他妥善安置,正好下来当书记,就带到了身边。

不一会儿,丁光耀吃完饭出来了。乔岩学着童伟的模样打开车门,等他上车后小心翼翼提醒道:“丁书记,刘哲给您准备好鞋了。”

丁光耀瞟了眼,脱掉皮鞋换上运动鞋,乔岩不嫌弃地拿出来,放到后备箱,又小跑上了副驾驶室,和刘哲小声嘀咕道:“去福田镇。”

福田镇是金安县的第三大镇,仅次于城关镇和禾川镇。由于和禾川镇相邻,两镇共享着储量惊人的煤炭资源,境内林林总总有十几个煤矿,还有两个大型的集团,分别是福盛集团和东田公司。

其中,福盛集团最为强大,在全省都榜上有名。董事长魏大龙妥妥的全县首富,关宏志和黄正昆在他面前,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从县城到福田镇约四十分钟行程,刘哲开车速度极快,乔岩这才明白为何他从市里一个多小时回到金安县的原因。

走出县城,满眼翠绿,空气清晰,可到了福田镇境内,尘土飞扬,环境污浊,路两旁树叶上都覆盖了厚厚的黑灰,排水群里正流淌着黑黢黢的污水。一辆辆拉煤车呼啸而过,整得路边的房子都地动山摇,玻璃发出刺耳的响声,感觉下一秒就要震碎。

从上车后,丁光耀一声不吭,侧头满脸愁容望着窗外。到了福田镇,表情更为难看,眉头拧成了铁疙瘩,犀利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在外人眼里,丁光耀属于典型的书生官员。没在基层干过一天,一直在市委机关坐办公室,突然下来当县委书记,就算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再高,不接地气很难和群众打成一片,更不会带领金安走出困境,走向发展。

从他第一天起,就有人传他是下来过渡的,镀一层金立马就提拔走了。到后来,这种言论不绝于耳,全县上下都在谣传。在上次常委会上,丁光耀明确表示,至少在金安县待三年,即使这样人们都不相信,尤其第一把火把蔡小虎烧下来,巴不得他赶紧离开。

金安县这一烂摊子,就是谁来了看着都发愁。丁光耀提出的“四差”,精准地概括了金安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想要发展就必须自我革新。这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需要足够的胆识和魄力一点一点去解决。

拿掉一个蔡小虎,阻力都如此之大,后面的可想而知。好在,丁光耀咬着牙挺过来了。承受了多大压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