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临州医学院(2 / 2)

当然,几百年来,不仅朝廷有中央官学,各地州府往往也有地方官学或者学堂之类。

可说到底,终究都是教授一些圣贤学问,或者算学史学,骑射之术之类……何曾听闻过,有哪座官学是专门教授行医治病之术的?

毕竟在天下文人士子眼中,这行医治病的医术,终究比不得圣贤学问,那是下九流的东西。

闻所未闻呐!

可没想到,眼见他这副云里雾里的模样,这狗东西却是一下子急了。

没好气一声骂,“我说老赵,你平常看着也挺精明,可为啥有时候脑子就是不够用?”

几分如看二愣子的表情,“你好歹是皇帝,应该比我更清楚,咱大康朝的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岁吧!”

“寻常百姓,能活到七十岁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就问你,这是为何?”

景隆帝瞪着他,双目寒光直射!

混账东西,又想找死了是吧,能不能好好说话?

却奈何,这家伙又一记白眼,“说到底,一部分原因,是隔三差五的战事,将士死伤不少……”

“还有便是,各种天灾,百姓缺衣少食,就像去年的雪灾,冻死饿死的同样不少!”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更重要的原因,根本就是国家总体的医疗水平太差?”

“虽说,民间也不少真正医术高绝的大夫,本朝更有孙先生这般名动天下的高人,可终究还远不能满足百姓看病的需求!”

景隆帝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尽管对这混账小儿,一看见就没什么好心情,可身为天子,不得不承认,这番话倒是一针见血。

千百年来从来都是如此,达官贵人或者士绅富商倒还好说,可真正的民间底层,是极其稀缺真正医术精湛的大夫的。

不少地方,方圆几十里,才有一个勉强能给人看病抓药的赤脚大夫,还是个半吊子。

因此,绝大多数的贫苦百姓,一旦生了病,只能硬扛,能找个给牛羊治病的兽医,摸石头过河般抓点药,就已经算是幸运。

这也就导致,甚至不少人,仅仅因为感染风寒,都最终丧命。

顿了顿,只见王修又低声道,“而且不仅如此……”

“千百年来,医术的传承方式,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你也知道的,一般来说,哪怕诸如孙先生这般的天下名医,一身医术要想传承下去,也无非是闲暇之余收几个关门弟子,跟在师父后面学……”

“可大多数情况下,还存在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想法,而且更缺少系统全面的教导!”

“甚至不少收徒弟的大夫,自己都还是一知半解!”

“其次,便是各种医书与药书……”

“然而,又或者因为战乱,或因为天灾人祸,或因为誊抄时的疏忽,渐渐的,就开始失传!”

“就诸如上次孙神医所提到的,天下谁都知道几百年前医圣张甲子的大名,可医圣所着的各种诊治各种疑难杂症的医书药方,却极少能流传下来……”

“即便有那么一两本,也是残缺不全!”

“这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可又何尝不是极大的损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