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轮胎厂投资意向(1 / 2)

沈旭东立刻把目光投向袁厂长,另外两位也听着翻译说的内容,齐齐看向了袁厂长。

袁厂长被几人注视下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觉着咱们厂里货运的卡车,每半年就内换胎,每年采购花销在轮胎上的价格都不少。不过咱们国内生产的轮胎质量不怎么样,还是国外进口的轮胎耐用。”

你别说,袁厂长这么一说,倒是让三人都觉得有些合适。

“维特,关于轮胎你了解的多么?这方面的生产设备应该没有限制吧?”沈旭东直接问道。

维特这边看向皮特,他对于轮胎肯定是不陌生,不过生产设备这方面不是特别清楚。

“这倒是个好主意,轮胎我记得没有限制。而且我刚去羊城时就听魔都汽车厂引进了德国轮胎生产线,并且能够生产子午线轮胎,应该没有问题。”

说到这儿,维特的眼睛是越来越亮,仿佛终于找到了接下来投资的目标,或者说自己的发展方向一般。

皮特还给他们几人科普了下关于目前轮胎的发展情况,目前主流的轮胎就一种,子午线轮胎。

而国内80年代前这种轮胎的产量少到可怜,哪怕如今也一样,只有上海汽车厂以及少数的几个轮胎厂能有这项技术。

当然这轮胎技术在国外已经是十分普及的技术,有了这项生产技术的企业才算是真正进入了轮胎行业,剩下的不同轮胎品牌的差距,就在于制作轮胎本身的橡胶材料问题。

这方面问题倒是不大,他们如今追求的又不是最好的轮胎,只不过是想物美价廉高性价比而已。

国内也有橡胶生产的基地,尤其是琼州省,那里接近热带的环境天然橡胶的产量十分巨大。

而且轮胎厂的确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十分的大,正好符合沈旭东的需求,能带动大量的就业。

至于销售方,就像袁厂长说的,国内各单位的货车就是最好的市场。

国内的汽车拥有量再不断的上升,光国内的市场就有的吃了。

更别提皮特和维特两个米国人,他们俩若是肯投资,就一定会去米国想办法的,两位汽车行业的工程师,相信在米国给轮胎找个销路应该没什么问题。

你别说,袁厂长这个提议,三人是越想越合理,越想越兴奋。

维特当即就有意向要投资轮胎厂,并且已经在考虑哪里采买设备,以及想着承接老东家雪佛兰的部分订单。

沈旭东赶紧趁热打铁,这么好的机会可别放跑了,若是能把维特这个轮胎厂留下,那他大田镇的发展尤其是那片工业区的的发展就不需要操心了。

他可清楚关于汽车零配件生产的车间以及能带动的就业,只要维特能搞来生产技术设备,他能扶持起来这家企业。

哪怕那片工业区他不再扶持一些小民营企业,完全放养了,也不会让大田镇的发展有太大的影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