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走访王伯桥村(1 / 2)

“王伯桥村,他们村原先是镇上有名的贫困村,还是去年卖了些黄桃和橘子,村里条件才有了些起色。而黎山村虽然也是去年开始经济好转起来,但是底子要比王伯桥村好的多。”沈旭东很客观道。

众人听着汪教授的意思,明白他应该是更倾向王伯桥村了。

沈旭东自己也更希望汪教授能选择王伯桥村作为试点。

一来王伯桥村如今算是大田镇被关注的中心,也是镇上默认的示范村。

去年镇上因为他们村种植黄桃,还特批了八万块钱给村里修路,虽然镇上从来没有明确过是示范村,但其他村子都已经默认这个实事。

既然如此,沈旭东也是希望王伯桥村能继续得到变化,持续发展,带动附近几个贫困村,继续起到榜样作用。

另一方面王伯桥村的山地面积大,是镇上少有的以山地为主的村之一,非常适合一些果树的种植。

汪教授手中对这两个村的资料粗粗看了几眼对比后,就立刻做出了决定。

“那就王伯桥村吧,他们村可以种植的土地多些,也更适合试验村做试验。”

在一旁的夏书记听到这话,还是忍不住劝了嘴道:“汪教授,要不咱们去实地考察下再决定?反正今天时间还来得及,甚至您可以看完后回去再考虑考虑。”

夏书记是生怕汪教授现在说的好好的,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万一之后实地一去,发现条件艰苦跑了,那不是白费功夫了嘛。

蒋书记也心有所感,跟着劝起汪教授来,这好不容易请来位宁州大学的教授,可别真给放跑了。

蒋书记俩人其实是惯性思维了,接触的这种高校教授和专家也少,并且常年在县里工作。

以为跟市里或者省里过来的人,都不乐意待在乡下,也认识不到乡下条件差的程度。

更别说汪教授这种高校教授,那都是国家或者说政府的香饽饽。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去乡镇,更别提他们这些教授了。

不过两人的劝说并没有动摇汪教授的决心,并且他一下就猜出两人心里的想法。

“几位不用担心,看我这模样,就能猜到我是农村出身吧!早些年做研究时再难的条件我都熬过,而且运动时期我也不是没经历过。我这次过来单纯是因为沈镇长的邀请,以及你们所提供的优厚条件,并且自己也有这方面研究的意愿才来的。”

汪教授说话还是一针见血,也直接将两位书记心里的担心给打消。

俩人也意识到自己对汪教授有误会,能从运动中走过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什么苦难没经历过?

瞬间觉得汪教授是位靠得住的教授,心底对他接手水果基地的事也更加有信心。

“汪教授,是我们俩有些误会您了,既然您同意,我们镇上包括食品厂都尊重您的想法。“蒋书记最终补充道。

汪教授与几人确定完试验村,见时间还早,提出想去王伯桥村实地看看。

沈旭东刚好也有短时间没去过王伯桥村,在中午吃完饭后,就带着汪教授前往村子察看。

他上次去到王伯桥村还是去年9月份,镇上批复五个村通村道的政策时来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