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袁厂长再找(1 / 2)

几天后,轮胎厂以及机械厂都开始正式招工后,这片区域的人是越来越多。

从周边县市赶来找工作的劳动者是铺天盖地的。

沈旭东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年代待业青年的数量,不管是城里的还是村里的,劳动力在这个年头是真的充裕。

因为上大学哪怕是上高中的在如今都是少数,所以劳动力年龄普遍偏低,小的甚至都有13岁的过来找工作。

当然也是因为他们大规模招工,并且不限户口。

不过如今哪怕进厂了,户口问题也已经很难解决。

目前户口政策逐渐封闭,哪怕是轮胎厂招工也没有多少能转户口的指标,倒是机械厂因为重点被扶持的关系,可能有不少能转户口的指标。

沈旭东对此也没什么办法,这年头这种上层的结构性问题,他只有执行的份,撑死利用规则钻钻空子。

他也清楚,用不了七八年,户口招工的政策就会全面放开,转户口到时候也会有口子,就是需要花钱。

而那时候农村和居民的户口就只剩孩子学籍的用处。

到了后世就逐渐只剩下大城市落户买房的限制,一般城市甚至拼命吸引人,哪里还有什么城市与农村户口的区别。

他们这片招聘会这几天围挡区域,拆了又往外扩了一大圈,这才勉强够这么多的劳动者在这区域里头找工作。

其实都不算是找工作,每天轮胎厂的招工者在帐篷地下一站,然后排队、数人、测身高,一到百来个人就开始往厂里头带。

2-3天招一次,一次招百来个人,一批批的在厂里安顿。

也正是因为这种豪气的招工模式,导致他们奉玉市劳务市场的名头开始愈加声名远播。

甚至开始吸引这个宁州大市范围内所有的劳动力,每天都有更多的人,过来劳务市场找工作。

当然也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入驻,哪怕不是工业区的企业也有隔壁县市的私营企业。

招聘会差不多持续了有快一个月才结束,来找工作的人少了许多,这片地也暂时成了市里临时的劳务市场,

沈旭东也就第一周还亲自在现场指挥,维持秩序。

后边就交给了王副主任以及梁副局长,整个招工过程算是十分圆满。

光轮胎厂差不多招了有两千来个人,他们厂的车间其实都够用,就是宿舍有些不够。

也只能一边加紧建宿舍,一边把原有的房间再挤一挤,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扩张的太快。

不过看在轮胎厂那高工资的份上,倒是没怎么听到有工人抱怨住宿条件。

相反大多数进入轮胎厂的工人都是精气神十足,对生活充满了憧憬。

……

管委会内,袁厂长正带着陆总工来到了沈旭东的办公室。

以袁厂长跟他的熟悉程度,一般也就是电话交流。

只有比较重要的事,才会由沈旭东前去机械厂,或者袁厂长亲自过来找他。

这次袁厂长还带着陆总工,俩人一起前来找他,绝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