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闭幕(1 / 2)

距离展览会结束已经一月有余,机械厂的电瓶车算是在此次会上彻底火爆。

但是真正大批量订购的人或单位不多,相反订着收藏或者当个大玩具的商人不少。

这个摩托式的电瓶车并不实用,另外两辆相对实用的电瓶车还需要再做调整与改进,预计还要些时日。

沈旭东与刘副市长则积极得跟进与布朗的联系,尽量确定关于七喜的投资意向。

双方已经达成初步意向,目前正在讨论具体的方案。

主要是关于规模以及具体合作形式。

一种就是关于沈旭东提出的将现有的食品厂拆分改制,原食品厂将生产汽水的工人剥离到新厂并于布朗投资成立新的合资企业。

该企业既可以是放在高新区也可以是在工业区,这个等待具体商定。

第二种则是布朗直接入股食品厂,当然这种就不止局限于七喜饮料的合作,而是类似成立于百事集团与宁州市的合资,进行各方面技术产品的合作。

不过这第二种比较困难,一方面百事集团目前没这种规模和华国深入合作的计划,另一方面宁州市委也有顾虑,毕竟食品厂发展并不差,相反算是市里比较优质的资产。

一般目前的市里进行合资的企业,要不本身技术落后,要不就是已经在走下坡路,市里想摆脱这个负担。

而像这种盈利的并且不断扩大的国营企业,如果拿出去与外资合资,也会面临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这方面大家办事还是都有个度。

当然也还有第三种模式,则是百事集团独立投资,在宁州建立一家分公司,主要生产他们集团自己旗下的产品。

这种合作性质百事集团也能接受,当然布朗不是那么乐意第三种,因为魔都已经有一家灌装厂成立,当前在华国他们投资的意向没那么大。

并且成立分公司的事相当于在华国成立了一个总部,宁州市目前的营商环境以及给出的条件还真没法跟魔都相比,所以目前最合适的就是第一种。

沈旭东最终与章书记谈完后,也是确定最终方向,与布朗商定选第一种,只剩商谈具体股份的问题。

因为涉及食品厂的拆分问题,谈到这个阶段,工业区的洪书记也是参与进来,商谈具体拆分问题,以及合资新厂的股份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七喜在国内商标以及公司的问题,在沈旭东提出七喜这个中文词时,布朗的翻译以及洪书记都非常的意外。

因为这个词还真的很适合7-Up的品牌,并且很贴合国内市场的品牌名。

在布朗的翻译将沈旭东翻译的七喜讲解给布朗后,他也很意外的看向沈旭东,好像第一次见到他一般。

都觉得沈旭东的思维非常开阔,许多事情一下子就能迎刃而解,并且能带给他们意外惊喜。

布朗当即决定要在华国使用这个中文品牌名,并且七喜的饮料也决定正式称为“七喜”。

为此,中途布朗还很正式的带来了一份合约,向他支付关于商品名的起名劳务费用。

沈旭东开始还拒绝,毕竟人都往他们市里投资了,起名就算是顺带帮个忙而已。

再说了,这名字事实上也不是他想的,后世就是这个名罢了,他只不过是提前把这个商品名给到了百事罢了。

但拗不过布朗的认真,最终还是收了一笔五千人民币的劳务费用。

事实上后世类似起名汉化或者购买注册的商标名的价格并不便宜,若是价格高的都可以去到天价,哪怕低的都不止五千。

但一来沈旭东没正式注册这个品牌,二来嘛,他如今对钱没那么执着,也不敢收太多,布朗最初是打算给他两万人民币的酬劳,硬是让他给拒绝。

毕竟他也怕自己办好事,最后被他人认为收了布朗的贿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