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火速调查(1 / 2)

这年头民间借贷这种事不少,或者说哪个年头都多。

尤其是这两年下海经商的逐渐多起来,专门放高利贷的这种公司也多了起来。

但很可惜,有关高利贷的问题一直到了后世都不算犯罪,只是违法。

这年头就更别提了,算是民间纠纷,公安都不管。

顶多有些人追债过分了,会受到追究处罚,但关于其中高利贷所谓的利息很难界定,一般真的借了,绝对得赔上不少,多数都是倾家荡产。

后世直到15年后,最高法才出了司法解释,年利率24%-36%之间的借贷法律不介入,不保护年利率高于36%以上的利息部分。

而到21年才在《民法典》中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可以说整个高利贷的整治目前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

天门县的谭书记算是讲究的了,这年头县委书记要是想贪想拿的哪里需要那么多道道?

更别提借钱拿利息的了,都是直接开口借居多,一般被拿捏的企业还敢上去找他还钱不成?

当然这种情况简单粗暴但也容易被人举报和踩雷。

而想谭书记的这种情况则比较难界定,尤其是在这年头很难界定。

这也是这位杨友朋经理不好上去信访局举报投诉的原因,总不能举报谭书记硬要借自己钱,自己又还不起钱吧?

这事其实实质上很清楚,就是以借为名的索贿,章书记本身就是干法律的,虽然不是主攻刑法,但基础的这些内容尤其是关于干部贪污受贿这块他还是很了解的。

毕竟章书记自己正在推动的行政法肯定是少不了这块内容,面对这种干部章书记第一反应就是要设立个典型。

想着让最高法以谭书记的例子作为相关处理意见参考,并且想着规范以借为名的索贿,目光也不只是盯着天门县谭书记这儿一件事。

但是回到事情本身,章书记也是勃然大怒,原本以为天门县的干部虽然搞经济不行,但办事还是规规矩矩的,市里的各项文件和精神传达的也很到位。

结果却狠狠的打了他的脸,章书记之前几年的校长与教学生涯,还是第一次这么让他动怒的。

内心已经准备赶紧开常委会,以及通告省里的李部长和省纪委下来调查。

“这事你能跟我保证说的是实情么?并且能为自己说的负责任!?”章书记最终还是朝杨友朋确认一遍。

“章书记,这我敢骗您不成?天门县又不止我一家吃过亏,其他家抽身早,我算是运气差的,实在还不起啊!章书记,您可救救我吧!”杨友朋一边说着一边又开始哭诉起来。

“你也别给我装可怜,若是一门心思做正经生意会有跟谭书记的这些事么?你本身也打着行贿的心思干工程,下场能好到哪去?”

章书记对于谭书记的事十分生气,但对于一旁的杨友朋也没什么好脸色,毕竟他本身开始就走的不是正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