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发现新市场的棉纺厂(1 / 2)

整个棉纺厂如今逐渐适应了新的行政管理体系。

像现在黄副总这类上下级交流以及办事的风格逐渐成为主流,大家做事开始讲究效率以及产出。

沟通也不再长篇大论,不像之前一个小小的决定就需要各种会议。

因为实际的管理人员并不多,每个人都有具体参与和负责的项目,所以往往工作节奏偏快。

自从二月底正式改革后,整个棉纺厂一下子焕发了新的生机。

首先是老的产品生产成本骤降,因为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以及一线工人的增加,让原本的单件成本比原先下降了30%有余,而且效率增加了40%。

不过就算是改革后,他们厂的成本也就是略低于其他的民营企业,老产品上放到市面上还是不挣钱。

国内各地区的棉纺厂是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竞争越来越激烈。

美佳棉纺厂要不是经过改革,成本降下来了,不然拖到现在是真的要面临倒闭危机。

激烈的竞争也导致了老产品的利润极低,普通订单的利润率才2%-5%,比起目前市面上其他的制造业利润率普遍偏低。

但有一点,起码订单是能开始挣钱了,不是像之前的处于亏损状态。

而沈旭东给的高新区的几家大服装厂的供应业务,也让厂里的生产紧锣密鼓的安排起来。

这几家大厂的面料供应订单不小,并且相对于原本的订单以及目前市面上其他厂的订单的利润要高不少。

利润率接近6%-8%,并且由于订单量大,而他们这厂的生产效率又高,不停的接单与生产,终于是让棉纺厂有了比较可观的实际利润。

在整个三月份美佳棉纺厂一边持续管理部门改制,一边生产的情况下,包括继续加工老订单以及过去业务,整个月下来净利润达到了16万元。

久违的盈利,首先是让目前的管理层包括黄总经理以及两位副总还有各部门部长松了口气。

随后当月的盈利由董事会张贴,发布给一线员工以及股东时,让全厂员工立刻振奋起来。

别看利润不高,但这是纯利润,是在算完材料成本以及工人工资后的净收入。

这16万元中有2万多的净收入还是来自电瓶车的棉围挡以及手套收入。

要知道这业务才通过一条30来人的生产线制作,一双手套平均成本不足4毛,围挡不到2块钱,但实际销售的价格却分别达到了2块与5块钱。

要是按照利润率来算,比其他的订单业务利润能高出几十倍,只不过销量还是太低,电瓶车普及的太少,不然棉纺厂都准备扩大这方面的产能。

四月份后,电瓶车围挡以及手套的销量因为天气原因,更是进一步下降。

但棉纺厂的管理却越发顺畅起来,各项改革措施真正实施起来。

首先在产品生产方面,扩充了好几样市面上价格较高,并且经过调查利润率不低的产品,包括毛毯和被毯,以及桌布,餐布等等。

这些产品若是按照老的销售渠道,供应给百货商店的话销量不高。

并且在传统渠道与其他厂竞争也有难度,毕竟是其他厂先入场的嘛,都有品牌以及先入为主的效应。

当然美佳棉纺厂凭借比市场上最低价还低廉的价格,还是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

面对这种情况,销售部的同志开始不满足于老的销售渠道,毕竟老渠道只有简单的百货商店,以及对应长期合作的几家服装工厂。

开始想着对接其他可能来采购的商家,其中有位销售部的同志就提出了对接酒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