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合作意向初成(1 / 2)

沈旭东之前也很难想象娄书记接待人的场景,毕竟这位娄书记可从没听说对哪位干部有比较亲近或者热情的态度。

不管是对自己的秘书,还是对他这位章书记的学生,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俩人别看认识了许多年,每年相互之间也有打交道。

但娄书记对他的态度依旧如当年,并不会表现得多亲近,甚至给人感觉有些不近人情。

沈旭东之前还有怀疑过,娄书记究竟是怎么做到如今这个位置上的,不过娄书记最早就是在省里工作,消息太少,他最终还是放弃了打听。

今天总算是见到娄书记热情待客的模样,虽然脸上带着严肃但还是很落落大方的,i并且看着十分正派让人有信任感,一点没让人感到不适。

可惜娄书记本身不会英语,原本还带着翻译同志过来的。

不过由于两位还是更习惯跟沈旭东对话,所以最后还是由他转述翻译。

沈旭东流利的口语接待,倒是让一旁的娄书记脸色有些惊异,并且很明显的对于沈旭东的脸色都有明显的松动。

接待结束后,娄书记还破天荒的留了沈旭东,问了些关于他英语的情况。

在得知他是工作后有继续学习和练习后,还是头一次的表达了对他的表扬,让沈旭东一下子感觉与娄书记关系近了许多。

这让沈旭东都不由的开始怀疑,该不会原先娄书记只是对他严肃吧,不过在回去后与袁厂长交谈后,才再次确认娄书记的确还是他熟悉的那个娄书记。

整个下午,娄书记带着他们去了铜业公司,以及几家大的服装厂,外加上几家大的电器厂。

相比起华升集团的研发中心,其实罗伯特与大卫两人更愿意参观一下目前华国的工厂以及生产车间。

毕竟对于华国的技术研发他们俩兴趣不大,也清楚华国如今的科技技术水平并不先进。

主要还是想考察华国工厂制造业的规模,以及大型工厂的管理水平与实际生产情况。

毕竟汽车工厂绝对是大型工厂,不管是主要零配件生产,还是最终的产线组装,需要的工人以及配合都是巨大规模的。

他们在国外建厂,第一个考虑的是成本,第二个就是关于工厂的管理情况以及当地的劳动人口。

不少国家地区别看人口不少,但是生性散漫,没什么长期工作意识,更多的是干几天休息几天,旷工都十分随意。

而部分地区虽然当地的人民吃苦耐劳,但人口数量上不去,劳动力缺乏,也不适合建厂。

华国高新区这好几家大规模的制造业工厂,让两人对于这次合作的信心又再次提升了不少。

高新区毕竟是宁州市高新经济开发区,也是市里的示范区。

区里不管是企业数量,还是工人数量,又或者是经济的集中水平,都绝对是省内排名第一的区。

杭城市虽然总体经济水平略高于宁州市,但单独的经济区跟宁州市高新区差得多。

这点从宁州市高新区的领导班子级别也能看出来,从开始批复的副厅级经济区,在宁州市改为计划单列市后,才半年就被院里重新审批调整为国家级高新技术示范区。

所以领导班子的一二把手都是默认的高配,甚至连个别副主任都是副厅级。

这也正常,总不能宁州市委的常委班子,就娄书记还是副厅吧,别人可都随着计单的东风统一升了半级。

第二天的合作交流,主要就开始涉及具体的建厂方面,包括双方负责的部分,以及通用以及雪佛兰那边工程师和生产指导人员过来的人数确认。

当然也包括初期管理层方面的设立,具体工厂肯定是由他们国内的人员负责,毕竟工人都是以国内为主。

倒是在华升集团与通用成立的母公司上,这家公司的管理层上有了较为激烈的讨论。

最终还是确定由华升集团总体上占据话语权,但在国外或者说出口销售还有技术方面由他们通用公司占据绝对话语权。

这里沈旭东和袁厂长都没意见,这方面他们本身就是啥都没有。

出口的渠道尤其是其他国家的销售渠道他们本就没有,反倒可以趁着这次合作慢慢接触通用公司的部分渠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