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人才市场设立(1 / 2)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下来后,如今党政机关的对于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前些年那么渴求。

除了乡镇一级中大学生的数目比较少外,县一级以上的大学生已经有不少。

今年开始浙省从宁州市与杭城市开始试行取消包分配的制度,省计委不再下达具体的分配计划。

除少部分党政机关优先挑选毕业生给部分口子后,绝大部分的毕业生都得开始自己去市场上找工作。

反正宁州市里籍贯在本地的毕业生,或者外省学校回市里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没有分配计划,已经告知学校和个人,需要自行寻找工作。

事实上这个“双向选择”的政策早在86年就已经提出,并且在89年就正式实行。

虽说是实行,其实依旧是计委指定单位与毕业生交流,并且签署用人合同而已,有拒绝和申请重新分配或者直接不参加分配的权力。

但实际上本质还是包分配,毕竟计委都给企业与毕业生做了安排,大部分企业都是本身就缺人的才报到计委上,毕业生本身也需要工作,哪轮得到双方挑。

所以今年政策真的下来后,沈旭东也比较意外。

他倒不是意外包分配制度的取消,而是意外这次政策执行的力度与响应的时间。

突然在这个已经快要毕业的节点,在他们两个城市推动,倒是让他们两地的领导班子有些棘手。

虽说是省内试行,但浙省大部分高校还是集中在杭城,少部分在宁州市里。

其实涉及需要找工作的毕业生不少,社会上就业压力一下子就起来了,毕竟是这年头的大学生,就业不可能跟目前市场上招工与劳动力一样。

沈旭东仔细琢磨后也意识到,这次省里政策响应可能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从国家层面来说,如今国营企业经营更是困难,大部分都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想要再每年计划招毕业生进来真的非常吃力。

而他们省里的情况更是特殊,像宁州市,已经将大部分国营企业民营化,哪怕下属的县市区也都在井然有序的改革。

实际上市里国营企业的数量在去年开始直接锐减,哪来的那么多单位和劳动岗位直接接收毕业生。

杭城也是一样,正在井然有序的开始民营化改革,也不会有那么多就业岗位给今年的毕业生,所以省里这试点城市的选择怕是早就准备好了。

怪不得沈旭东这个副市长,后边在他自己回味起来好像提的有点急,包括管委会的国营企业民营化的事这么受关注。

好像从中央到省里再到他们宁州市,各项工作以及政策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所以改革的地区好像全国除了北方有个别试点外,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沿海发达的几个城市或省份慢慢推动。

好在现在刚刚六月,留给市里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不少。

宁州市里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最终也是抛到了沈旭东头上。

谁让市委章书记把这问题抛给了市政府,毕竟是具体就业问题,的确市政府出面解决合适。

而政府这一块,有这个能力能安排的也就何市长与刘副市长还有他。

其他副市长大都有具体的分管,并且本身不太懂企业的发展与改制,跟市里的大部分企业也很少有联系。

去负责搭建双方交流招工就业的平台肯定有困难,做起这块工作肯定不如沈旭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