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捆绑代销(1 / 2)

“吉田先生,2年专利授权,每年一千万人民币的授权费,外加上一年10万台的万燕公司在日国的代销订单,这是我们公司能接受的底线。”

姜总虽然年纪轻轻,在面对坐他对面四十多岁的身材有些矮小的吉田泉达时,却丝毫不落下风。

不管对方怎么劝说,还是威逼利诱与忽悠,两年的专利授权时间不会增加,外加10万台的出口订单姜总绝对不会让步。

按照姜总最初的想法,是只收高昂的专利费授权费,他相信光凭这专利授权,一年也能收个接近一亿美元的收入。

等Vcd真正大火后,全世界的市场全面铺开,这专利费甚至还能再高一个层次。

不过在跟区里沈市长谈完后,也放弃了最初这个预案,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些。

姜总自己最初想着,反正这前两年Vcd的产量哪怕再扩张,他撑死也就吃下国内市场与港岛市场,国外的国际市场属于有机会能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

甚至以目前国内的人口数量,外加经济发展的程度,光国内市场就已经让他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

但国内有一点风险在于仿制和抄袭,专利这东西暂时在国内根本屡禁不止,哪怕真的把对方告上法庭,时间成本外加目前低廉的罚款,哪家公司会怕这些。

所以万燕公司在国内还得靠实打实的宣传以及产品优化,反倒在国际市场上,许多规则就被严格限制了。

他可以现在不参与国际市场,但他们的产品必须得率先在国际上出头,也就是沈旭东建议的强制代销合同。

不管哪家想要申请专利授权自己去生产,但是必须帮着在本国销售他们万燕公司的产品,让他们帮着率先打开市场,创造之后进入的条件。

有些国家因为政策原因,比方日国与翰国,对于本国的企业都是高度保护,不管是利用关税还是各种限制条件,反正都是严格限制进口产品。

只有部分领域才有口子肯放开市场,他们万燕Vcd目前就算过个一年半载的产量足够后,能去各个国家出口时,现实客观情况也摆在这里,相互之间都是同样。

对方国家国内不少产品想要进来华国销售也需要支付高昂关税,要不来国内投资组建合资企业,或者给予国内一定的先进技术扶持,不然在这年头想轻易进入国内市场也都是妄想。

宁州市的进出口贸易大头也都是初级工业品,并且与当地某些大企业合作成为代加工或者贴牌产品,才能渐渐打开这些地方的市场,获得订单。

目前万燕的国际市场销售,最好的方式就是流氓的捆绑销售。

在专利授权的同时,要求跨国申请专利的公司,强制采购万燕公司多少台机子,并且帮售卖,在你们国家帮万燕率先打开市场。

他们可以过两年再提高这专利费,不让这几家帮着销售,但在前期需要这些跨国公司公司帮着做前期最难的推广工作。

“姜总,专利授权费我们索尼愿意翻倍支付,也就是支付2000千万元,当然授权的时间需要延长到5年,至于这个代销,我们公司恐怕接受不了。”

吉田此时依旧不肯松口,他心里清楚,主动权和优势并不在他。

但一直在华国驻扎,习惯了华国没有什么比较创新的出口产品,还是喜欢以老一套的模式,或者说自带优越感的模式谈合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