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姜万的烦恼(1 / 2)

从首都回来已经有一个星期,关于各个国家上门谈通信协议,包括技术授权合作的越来越多。

至于袁厂长推动的小灵通销售,在国内的销量也开始有所回落,没有一周前那么疯狂。

但一个月不到的工夫也已经将他库存预留的20万部消耗一空。

部分地区都开始面临缺货的状态,他还是低估了国内有钱人的数量和消费水平啊。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先富起来的人比例哪怕再小,实际也会是个庞大的数字。

而这群人对于这种高质量的通信需求不可谓不大,并且许多购买还是按家庭为单位购买,力求一家几口人都随身携带一部小灵通,为了方便联系。

不过在小灵通库存清空后,华升集团内部的现金流再一次得到膨胀。

小灵通的成本才多少?以目前的供应量和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日益下降,实际成本不足五百元。

当然这是没计算初期研发投入的成本,只不过技术上投入的成本属于多方面投入,并且是每年的累计投入。

所以不好具体讲分配到小灵通上的科研成本,反正无线市话这项技术耗资不是那么严重。

但是芯片耗资的确厉害,各种辅助设备的采购,包括各种软件的应用授权等等,钱都跟流水一样出去。

不管怎么样,华升集团这个月一次性十几亿的现金的进账,再一次引起了宁州市委以及省委的重视。

并且还有大批量的公司来申请专利的,只要小灵通能在各个国家推动占据一定通信市场,这个专利收费才是之后华升集团小灵通业务的真正大头。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制造业,还是以吃下最后一部分劳动力加工的利润,依靠着人口红利挣钱。

但华升集团已经先一步走到前头,靠着技术,靠着专利,直接培养市场,在国际上推动标准,吃下头部最大的那份红利。

不过市里单比上个月收入最高的还不是华升集团,而是已经发售了好几个月的万燕vcd公司。

没错经过了小半年持续不断的扩张,以及产线的调整升级。

万燕vcd的产量呈几何式上升,从年前最早的年产4万多台,扩大到如今的月产8万台以上。

能造成产量这么夸张的提升不止是产线的扩张,以及工人的扩招。

最重要的也是万燕将生产模式做了变革,将几乎所有的零件都制定标准委托出去制造,而他们这边的工厂只负责最后一道的组装与贴牌。

并且在万燕公司的不断发展下,整个制造厂房的土地面积扩张了三倍,沈旭东还专门将高新区靠近平阳市的一块土地批给了万燕公司继续建厂。

也就是在华升汽车厂的边上,在巨量金钱的刺激下,那一片如今汇集的人逐渐增多,并且是越发繁华,还吸引了不少平阳市的人民前来工作。

万燕vcd才是如今市面上真正供不应求的商品,只要有一批货出厂就立刻会受到全国各地包括各个国家经销商的疯抢。

人们对于新上市的小灵通还能压制购买的欲望,但对于vcd以及电视这种平日的在家看光盘碟片电影的消遣欲望是真的压不住。

普通家庭哪怕存钱咬咬牙都会想着将来买一台vcd,对于着vcd的渴求欲望一直居高不下。

当然万燕公司目前进账的大头还不是国内的利润。

目前国际上,万燕公司的vcd同样已经在全球掀起了购买狂潮。

日国那边的vcd算是万燕公司如今很重要的一个挣钱的市场。

由于消费能力,购买力不同,在日国的vcd售价接近于国内的两倍以上,当然也有关税的原因在里头。

更重要的是日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实际能负担的购买者比比皆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