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沟通入刑法(1 / 2)

果然娄书记亲自让杨秘书这么一催后,各家银行相关的账户资金报告消息,在短短十分钟内就已经传真到了局里。

看样子银行的工作效率还跟级别有关啊!

市里总共有四家银行与杨卫华有染,并且这些账户并不是他本人的,而是杨卫华的亲戚账户。

杨卫华本身并不是宁州市人,而是山阴市人。

账户内目前共有资金两百九十八万七千元,涉及资金往来共151笔。

其中4笔共计四万元是取出的,58笔小额资金汇出。

剩余89笔全是资金汇入,并且是各个账户汇入。

汇入最小的一笔八百元,最大的一笔八十万元。

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竟然已经发展到了这个程度。

真是让沈旭东以及娄书记有后脊一凉,这每笔钱背后可都是起码一个家庭的受害者。

要不是这两人出了昨晚这档子事,怕是短时间内还真没人能注意到这种情况。

在这个时代,这种非法集资的事尤其是庞氏骗局十分好操作,只要能取得信任。

毕竟沟通交流成本高,还有信息的获取的难度很大。

只要有一个人被骗,开始投资,那么慢慢地资金就会从一个人,转向他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

相当于一个大的亲族全部蔓延开来加入投资,获取利息或者得到回报。

并且只要这个雪球滚的够快,前期的回报是真的可以获得的。

“双河同志,所有账户中涉及资金来往,尤其是有汇入记录的同志,全部提前做好沟通联系。”

“先以确认情况为主,不要说出实情,等完全调查清楚后再一一说明情况。”

“局里的工作重心全部先转向这件非法集资的事情上来。”

沈旭东安排交代完接下来的工作后,又将非法集资的情况跟梁双河同志讲述了一遍。

事实上这年头非法集资的事早就有了,这几年开始频繁起来,甚至不少都还没暴雷而已。

并且由于地区之间联系并没有后世那么紧密,所以像这种比较负面的消息传的很慢。

有时候就算是传过来了,也不一定会引起重视。

他们宁州市的这一起事件算是运气好,整个集资才刚刚开始,资金量不大且清晰,并且钱90%都还在账面上。

在有了具体的调查方向后,以及在整个市委高度关注下,这事件后边调查进度十分迅速。

短短一个星期,梁双河同志就已经将大部分的情况都调查清楚。

杨卫华的嘴也很快被撬开,甚至他早年间还在粤省犯有其他事情。

在宁州市高新分局跟粤省鹏城的公安搭上线后,才知道当年他犯的事。

这位叫杨卫华的美籍华人,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其实最早就是依靠诈骗起家。

在80年代末期开始在鹏城化名王华诈骗,开始还只是忽悠。

后边不知从哪里听说的这种“庞氏骗局”,在当年最后也是用的这一套。

共骗了127万元直接卷款逃到了米国,并且成功入籍。

只不过这钱按照杨卫华的说法,光赌就去了一半,剩下的钱投资赔了不少,还有生活消费也花销不小。

最后觉得钱不够花了,就想着回华国重新骗一轮钱。

杨卫华再来华国也知道如今华国政府的政策偏向,知道国内重视来华投资的外资。

为此他还专门找了位白人,并且搞了个皮包公司。

事实上这位意国的皮诺与他算是同行,只不过这位意国的皮诺只是小偷小摸。

后边在意国混不下去了才到米国开始行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