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拒绝邀请(1 / 2)

国计委的党组成员级别不定,有正厅的也有副部待遇的。

一朝陈主任所说的意思应该是正厅级的党组成员。

陈主任此时笑意盈盈的看着沈旭东,对于这位思路大胆的浙省年轻人。

光从上面的交流中,就能感受到其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给出的这些处理方案还极具可行性和推广性。

并不是靠个别干部的个人能力摆平,是实实在在的通过政策与导向解决。

这也是陈主任最看重的点。

越是基层的干部,就越有这种通病。

因为长期在地方工作,认识本地的干部不计其数,个别能力强的情商高的,甚至上上下下没有他交流不到的。

许多工作问题的解决,靠得并不是政策或者行政手段。

而是其单纯的能力或者说关系,而且越往下越是如此。

这点其实沈旭东更是深有体会,像他在大田镇的工作,是越干越顺手。

原因很简单,镇上已经不是单纯的行政级别解决,更多的还是靠人情。

想办事,就得各个部门卖个面子。

当地镇上有老王和当时的柳副镇长两个地头蛇,其他县里的各个所,则是靠他自己跟刘县长的关系,靠着这些关系才事越办越顺利。

所以越是到了基层越吃能力,而越往上走,则越需要对整体政策的调控。

人的这种人情能力本身是有上限的,镇上你能靠这些方式走通,县里开始就有些吃力了。

更别提到了一个大的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光靠人情关系是无法继续迈进的。

需要依靠成熟的成体系的规范与行政能力,以及本身发展经济的水平和眼光。

而到了省里,平台更高更大,并且省直机关哪个干部这点情商没有?

除非真的通天,不然像沈旭东的计委,除了平台本身能晋升到副处级,之后就是各凭本事,以及其眼光,政策与行政水平。

沈旭东在这些方面的确是出众,这也是他能这么年轻就步步被提拔的原因。

一方面其政策行政水平出众并且更加规范,另一方面其本身的经济成绩又摆在脸上。

外加上还有那么多上级的关系在,升的慢才是怪事。

陈主任发出邀请看重的也是沈旭东的这些能力。

“陈主任,这事Z总的是怎么说的?”

沈旭东内心在衡量,当然还是先得听听Z总的态度。

若其只是比较欣赏,想同样给他个来部委工作的选择机会,主要还是看是看沈旭东自己的选择,那他才有的考虑。

若是Z总有比较强的意向让他来部委的,那沈旭东没得说,直接来就行。

“Z总就是比较看好你,想给你个选择来中央发展的机会,当然了一切以你自己的发现考虑。”

“当然其中也是我个人比较欣赏你,不然也不会跟你沟通这些。”

果然,如沈旭东所料,只是第一种情况。

甚至可能只是陈主任自己对他的意向更大些,Z总那块更多的可能是心血来潮的跟陈主任提了嘴。

就像只是对陈主任说,那小同志我看着不错,你们部委若是看好也可以给个机会。

往往Z总的一句话,对陈主任以及干部的分量就不轻。

所以这才是大概率的事件,以Z总的级别也不可能关注他一个正厅级的省计委主任,差距太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