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叙旧与安排(1 / 2)

真正担任市政府一把手的感觉,的确要跟之前的位置又有很大差别。

尤其是在这种作为省会的副省级城市,所掌握的权力范围极大,当然相对受到的掣肘也不少。

毕竟是省会,整个省委办公地点就在杭城市。

市里的各种变动,省里第一时间就能听到风吹草动。

并且作为起省里表率作用的城市,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传播的飞快。

沈旭东这两天并没做什么动作,一切日常的工作还是由原先的常务副市长张拓负责。

除了第二天跟着政府的班子成员们开了个会,一起晚上吃了个饭外,沈旭东目前的工作反倒显得有些轻松。

整个杭城市一共十五个县级区划,包括8个区,5个县,2个县级市。

还有两个县改区的规划正在上报,可以预见的是过两年区的规划会更多。

如今经济发展的中心就是在主城区的五个市辖区,各项产业包括别克汽车业都在这些区里。

别看主城区有五个市辖区区,但实际面积不大,甚至下辖边缘的一个县都要比这五个区加起来面积都大。

市里各辖区土地面积极其不平衡,经济也同样不平衡。

核心的几个区已经将杭城市60%的Gdp占去,这一点上颇有跟宁州市高新区还有奉玉区两个区的情况类似。

更重要的是房价问题,核心几个区房价哪怕经过之前的一轮调控打压,如今也已经再次冒头。

例如镜湖区3000多一平的房价都已经撑不住,明年准能上4000元每平米。

而周边县市区,哪怕1000一平方都得碰运气,主要得看有没有买家。

毕竟近几年没有大企业落户,没法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很难吸引到新人去落户。

除了当地群众的置换需求外,很少能有真正的买家。

沈旭东考察着未来杭城市互联网落户发展的方向,核心的几个城区暂时被他抛在外头。

主要是地价太高,老旧小区过多,土地也不够宽阔。

若是想集中发展,困难太大,光是拆迁的力度和难度就够他忙个两年的。

而排除中心五个面积不大的市区后,紧邻着主城区的西边宇文区落入沈旭东的眼里。

这片区域算是难得大片平原,虽然中间还有不少的丘陵地块。

但相比起中心城区,这片区的平原已经是不小的地块。

更难得的是上边目前还有没什么产业落户发展,发展成本不大,成了他考虑集中发展互联网产业包括高新科技的以及大工厂的落脚点。

当然原先的这些老城区,沈旭东也不可能落下。

省委包括市委还在这一片呢,再加上正江区还是目前杭城市高新区的设立点。

想着一边在宇文区大力发展扶持互联网以及新兴产业包括制造业,重心开始往西靠。

而原先的几个主城区,只能慢慢的拆迁,慢慢的规划。

“领导,姜涛跟全旭两位同志已经到了。”

“请他们俩进来吧。”

严书记这方面的动作很快,才短短几天,关于姜涛跟全旭的调动就已经落实。

当然关于老王的调动没这么快,而且他的级别摆在那儿,来杭城市就那么几个位置,还得沈旭东跟严书记沟通。

“领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