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二代身份证的推动(1 / 2)

过去使用的15位的身份证号,编号工作完全采用手工操作。

由此产生一些重号、错号,客观上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

具体到给居民登记、照相、编号则是由各区(县)、街道(乡)组织人员进行。

原本每个居民的姓名都应登记在相应的编码下,但是因为工作量太大,参与登记、编号的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

漏登、错登无法避免,不但身份证号码有错的、重的,还有照片错的。

由于当时全部是人工操作,有错的也根本发现不了。

到目前大部分已经使用18位的编码,在身份证迁入迁出的记录中也可能会有错误。

反正看着完美的身份证整套逻辑系统,在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环境下,有错误的情况还是实行的一般。

而一旦改为芯片,由计算机系统统一编号,并且芯片记录,那么重号的问题就会立刻消失。

并且随着唯一编号的产生,各种相适应的公安系统。

以及其他单位配合公安部使用的包括乘车购票,入学,就业等等都能极大方便起来。

起码供了这些工作部门有根据身份证可以提升的空间。

葛磊到现在眼神是终于亮了起来,虽然想真正实现报告中说的一些便利还有困难。

但身份证唯一性的可能是真的能落实下来,并且信息的查阅就足够让他觉得便利。

搭配上后续公安部门信息化的推动,公民信息系统的提升,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巨大。

可以说直接将公安部门的权力和触手还有潜力都拔高了不少。

“老沈,这还真是个好事啊!”

“不过这事就算省里同意也没用吧?还得去公安部以及院里同意才行。”

这点沈旭东给自然是知道,他只是负责提出这些,并且跟浙大通信电子研究所的白院士确认了可行性。

具体的执行推动,他起个头就行,推动还得看具体的执行部门。

而省里的这项工作实际就是葛磊进行,带上他一起提出报告,后续跟进上头的审批也好,还是他直接跟公安部沟通也好。

反正都交给葛磊去跟进,沈旭东作为杭城市市长也没工夫一直跟着这种大范围的工作。

“所以啊,这报告我把你名字带上,等等我还找严书记跟李省长沟通,这事你到时候上点心。”

“这没问题,这种好事,就是初期工作麻烦点,实际还是便捷全民的工作。”

“就是这个芯片磁卡贵么?大规模的话会不会成本比较大?”

新东西或者现金的东西想推动,钱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省公安厅在资金上可不如沈旭东之前在省计委那样,钱花起来如流水一般。

只要重点项目工程能按时推动,或者能搞出点对省里有用的东西,省计委花钱真的没太大的顾忌。

就算部门里资金不够,一张条子上去,没多久钱就能下来。

“这个到时候看具体怎么推动吧,要是先行试点的话,肯定是我市里推动。”

“市里的资金上我会支持的,这点你不用担心。”

“要真是全省开始推动,李省长包括部里肯定也有专项资金拨给你,别担心。”

事情暂时八字还没一撇呢,等报上去看看上头反应再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