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千古第一仁君(2 / 2)

赵祯看到乔安形容他是仁君之时,原本是十分的开心,尤其在听到乔安说他是种花家上下五千年,第一位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时,更是觉得与有荣焉。

但当他听到,乔安是拿他举例的仁慈证明居然是他被人喷一脸的唾沫星子,还要一边自己用袖子擦干净,一边再接着听汇报。

这,这例子虽好,可为什么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他都喷我一脸唾沫星子了,我还要夸他公忠体国,是个为国尽忠的大忠臣,我特么真是,赵祯一脸的便秘,想要开口骂上两句国粹,结果憋了半天,也没骂出口。

如果他的仁是用这种方式来展现的,那他也不是那么想要这个字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范仲淹等人也有些沉默。

这包拯果真是大胆,居然敢往官家脸上喷唾沫星子,下回他入京汇报,一定要把他留在京城做官,现在的大宋,就需要这等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

“其二,便是仁宗有仁心,讲仁义。”

“据说有一回,仁宗吃饭的时候吃到砂子,便故意盖着碗,不让人看见。皇后问何故,他说这事要泄露了,御厨估计就要遭罪了。”

“晚上批阅奏章,突然觉得饿了,想喝一碗羊肉汤,皇后要去弄,他又制止,说今天要是喝了这碗羊肉汤,以后御膳房就会形成定例,每天都会杀一头羊来准备着,太浪费了。”

“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容忍手下偶尔犯个小错,同时也能在自己想要放纵之时及时想到放纵的后果,这般仁心,在种花家五千年间的所有帝王中都极为少见。”

“再说道仁宗的仁义,据说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进士考试卷里面举例说有人传言皇上沉迷歌舞,不关心百姓疾苦。主考官认为苏轼道听途说,污蔑皇帝,要严加惩处。宋仁宗看了之后说,一个读书人有这样进言的气魄,应该提拔。”

苏轼:……

他必不会如此放肆!

“四川之地有秀才写反诗,太守吓得赶紧将人抓起来上报,仁宗却说不过是读书人偶尔泄泄愤,不是什么大事,要知道在在历任朝代中,发动文字狱的帝王不在少数,可仁宗却是一笑而过,并未做任何惩罚!”

乔安继续说道:“这其三嘛,是因为仁宗一生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只是一个守成之君,甚至在诸位帝王之中,没有特别的存在感。”

“但是他知人善用,在位时期,更是名臣辈出,执政时期更是一个群星闪耀,大师云集的时代。”

“在政治军事方面,有范仲淹、吕夷简、包拯、富弼、文彦博、韩琦、狄青、王德用等名臣。”

“文化艺术方面,有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如一门三苏,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还有柳永、晏殊、黄庭坚、蔡襄等名士。”

“思想艺术方面有张载、石介、程灏等大儒。”

“科学技术方面更是有沈括、毕昇、苏颂等科学家。”

“人才之多,可以说是极为耀眼,在种花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北宋仁宗时期可谓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都达到了极为鼎盛的高度。”

“宋仁宗一朝,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并进行使用,这是国家经济高度繁荣的明证。”

“而宋朝的财政收入,是后来所谓的“康乾盛世”的2倍有余。而且要知道这是在领土不及清朝二分之一,人口不及四分之一的情况下。”

“百姓生活水平也达到了罕见的高度。”

“因此才会被称之为仁宗盛治!”

“后有评价称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既自以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

狄青在听到乔安所念出的大宋名臣之时,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有些意外和惊喜,他竟然也在名臣之列,而且还是流传千古的名臣。

范仲淹、韩琦等人相互对视一眼,面上闪过一抹喜色,虽然已是不惑之年,对名声看得不甚重要,但是能在万朝直播间上看到自己同样是名传千古的大宋名臣,心里的激动,亦是不言而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