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功在千秋,罪在当代(2 / 2)

虞世南:他的功绩,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不提也罢!

孔颖达:张大人说他尚有功绩,不知是何功绩?是三征高句丽拖死了整个大隋,还是开凿大运河累死了几十万民夫?

……

眼看直播间中就隋炀帝杨广的功过吵得热火朝天之时,乔安开了口:“对于隋炀帝杨广,我们后世的评价只有八个字。”

孔颖达:不知是哪八个字?

“功在千秋,罪在当代!”

这八个字一出来,直播间中瞬间沉默了,因为无论他们承认还是不承认,这八个字确实是对隋帝杨广最好的评价!

他作为皇帝,难道真的就没有功绩吗?

当然有!

“他推广了科举制,大力提拔寒门士子,打破了士族门阀人才垄断,为国家行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既给予了天下寒门进阶的希望,又成功打压了关陇集团对于皇权朝堂的影响力。”

“于后世王朝而言,不仅是拓宽了官吏选拔的来源,更是稳定了国家基础,对于文化经济同样有相当大的推动。”

“只是这一举动,无疑是动了关陇集团的蛋糕利益,由此遭到了来自于各大士族的疯狂反扑,也成为他倒台灭亡的一个因素罢了!”

直播间之外的众人听到这里,顿时沉默了,无论怎么说,单就这个科举制的推广,确实是让他们这些后世王朝受益匪浅!

乔安接着说道:

“再说到他命人开创的大运河!”

“这段大运河横跨了物资最为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流过8个省、直辖市,加强了南北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隋唐以前,因为江河阻流等原因,再加上之前的南北朝的割裂局面,使得隋朝在统一天下后,对于南方的控制不足,南方的旧贵族与传统世家并未有全面臣服。”

“而大运河的开发,是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总长2000公里左右的南北大运河全线畅通,从此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于南方地区的控制权。”

“所以大运河的修建,对于后世王朝而言,极为珍贵。”

“后世王朝也在这条大运河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番修建和疏通,可见这条大运河对于后世王朝的重要性。”

“唐朝的强盛,离不开大运河这条南北大动脉。”

“同样,宋朝汴京城的发达和繁荣,和大运河造就的汴京交通枢纽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李世民看到这里,不禁闭上眸子沉思,虽然他已命人多番讨论前隋灭亡的原因。

但不可掩盖的是,他的大唐,因为有了大运河的支持,后勤补给前线确实方便了许多,对于南方的控制权,也确实便捷了许多。

这是隋炀帝的功,哪怕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功!

“但是在当时,工程技术有限,想要开发这样一个大工程,至少需要百万人力,挖长堑,凿运河,造巨船,朝庭强征百万民夫,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据说在当时,一共征调民夫360万,其中因为过度劳累和疾病等死亡的人数就至少近百万人,这对于饥不裹腹的普通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浩劫。”

“所以这一项工程,在当时,可以算做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也为后面的造反起义埋下了伏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