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造反(2 / 2)

这意思,这意思,莫不是?

玄武门之变?

一想到这,李二只觉得浑身僵直,他怎么都没想到,当初为了自保所发动的政变,会直接影响到他儿子的判断!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当年,李二陛下还是秦王之时,屡立战功,最后封无可封,得了一个天策上将的名号,还被准许建立天策府。”

“唐高祖李渊爱重,李二陛下又争气,这一切皆被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所忌惮,拼尽全力也要打压秦王府一脉。”

“而如今的李承乾,便如当初的李建成,四弟李泰,正如当初的李二陛下一般。”

“当年的玄武门之变,李二陛下弑弟杀兄,这才坐上了皇帝的位子,而李承乾因为害怕自己也如当初的李建成一般,死在自己弟弟手下,这才选择先下手为强!”

“他先派了杀手暗杀魏王李泰,刺杀失败后,担心早晚有一天事败,再加上李二陛下过于宠爱李泰,届时势必会废了他,一个废太子,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与其那时被羞辱致死,倒不如在事发前再拼一把,直接逼宫,反了他老爹的江山,既然当初你李二能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李承乾又为何不能发动宫变?”

李二听到了这里,僵直了身子,眼眶发红,竟是如此,竟是如此!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意图谋反,但在他谋反前夕,却出现了一个意外。”

“这个意外是什么呢?”

“这个意外便是皇五子齐王李佑,先一步造反了。”

大唐李二:……

东汉曹操:这大唐的皇子都这么硬啊!一言不合就造反!

始皇祖龙:天家无情,骨肉相残者甚多!

大唐李二:……

“李佑兵败被抓之后,自然要对一干人等进行审问,其中有一同党,是太子府亲信,名叫纥干承基,此人为了自保,在狱中便将太子太子李承乾要造反的布署给抖落了出来。”

“这一下子,李世民彻底失望了。”

“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造反,可见他作为一个父亲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究竟有多失败?”

李二沉默了,没有什么比亲耳听见自己的儿子造反还要令人心痛。

“其实还有个说法,说是太子李承乾造反是被人怂恿的,最一开始他只是心里有些抑郁,不得纾解,尤其在长孙皇后病逝后,李世民脾气也不好,实行的虎爸教育,未能多与太子沟通,这才给了旁人时机来钻漏子。”

一听到他的儿子是有人故意怂恿,李二顿时怒不可谒,在评论区中问道:“是谁?究竟是谁敢如此下作?”

乔安回道:“此人便是汉王李元昌,高祖李渊的第七子,在玄武门之变后,对于李二陛下杀兄弑弟的行为甚为不满,久而久之,这份不满渐渐演变成了想要推翻李二陛下的政权。”

“为此,他才不遗余力挑唆太子李承乾,借着太子李承乾与李二陛下之间的隔阂矛盾而进行钻鏠取营。”

“那个美若天仙的乐人称心,据说便是他专门献给太子的。”

大唐李二:……

李二听到自家弟弟的名字,心里不禁一震,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在背后挑拨他们天家父子关系的人会是他的弟弟。

扪心自问,他对这个弟弟不好吗?

他与承乾同岁,自己才特意准许两人一起学习,一起长大,可未曾想,却是自己亲手在自己儿子身边,安放了一个随时可能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李二看了一眼,跪坐在一旁脸色发白的长子,心里不禁一阵黯然,这可是他最爱的儿子,也是他精心培养的储君。

他们父子之间,怎么就走到了相互对立的地步?

“至于齐王李佑,与太子的原因有些相似,他对李二陛下同样是又敬又怕,畏之如虎。”

“而李佑有一个舅舅,名叫阴弘智,其父阴世师,是隋朝官员,曾亲手杀死李世民的弟弟李智云,并掘了李家祖坟,两家可谓是有不共戴天之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