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东林党人慌了(2 / 2)

众人摩拳擦掌,决定要以最为尖锐狠厉的笔峰给皇帝和阉党们看看,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历史会因为他们提前大规模的骚操作,逼得东林六君子事件提前爆发。

他们小觑了皇帝维护阉党锦衣卫的决心,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之中,终于使得东林党人高层险些团灭。

……..

大明,崇祯年间。

崇祯帝刚刚下诏,向所有朝臣募集资费,以平宁元兵变,以定北方天灾。

他倒要看看,他朝堂之上的这些大臣们,究竟可以为了国家,贡献多少银两出来?

此诏一下,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尤以自诩清流正派的诸位朝庭大臣们纷纷下跪哀嚎,劝阻崇祯莫要听信小人之言,行非君子之事。

纵观所有王朝,也没有一个朝廷向大臣们集体借贷的事件,陛下如此做,实在是有伤风化。

然而崇祯对此已经开始免疫,尤其是在直播间中听完那个关于清流派的小故事之后,他终于后知后觉的明白,什么叫作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崇祯有些报复性地恶笑,如此正好,他也想知道,在国库如此空虚之下,他的好大臣们是不是真的全都一个个地中饱私囊,富得流油。

崇祯有心想要暗查一番,看看那些大臣们的家乡是不是真如乔姑娘所说,一个个至少有良田万亩,但却又突然想起,他初登基之时,亲自裁撤了东厂,缩减了锦衣卫的权利,现在使得他手中,并无人手可用。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懊恼,做事太过于冲动,以至于让自己陷入被动状态。

不过也无妨。

既然能裁撤,自然也能重设。

只是这人选,还需要好好挑挑。

绝不能,绝不能再挑出来一个祸害前朝后宫的魏忠贤出来,给自己找麻烦!

崇祯这般想着,视线不由得落到了守在殿外随时听侯吩咐的王承恩身上。

也不知道这老家伙,能不能担得起这个重任。

……..

大宋,仁宗年间。

赵祯坐在兀子上,单手扶着婴儿推车来回推动,仿佛那婴车之中,正躺着一个白嫩可爱的小太子,正在酣然入眠。

若再早一些就好了。

赵祯心想。

若再早一些,他可以亲自推着他的曦儿在御花园中散步,而不是等到曦儿已然夭折,他才得了这等奇物。

如今,婴儿推车仍在,可他的皇儿,又在何方?

他不敢想像,若他没有子嗣,又该如何是好?

想起近日朝堂之中,一个又一个大臣上奏逼着他尽快立储,赵祯便觉得一阵烦燥。

难道这偌大的江山,从此只能拱手让于他人了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