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八股取士(2 / 2)

但是,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乔安的声音继续传来:

“八股取士,也是有它极大的劣性存在的。”

“因为朝廷科举划定了科考范围,这就导致,大部分读书人都只会去看这一类型的书,他们在潜心研究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在被儒家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元璋有些不满:乔姑娘此为何意?咱让他们学习这些,也是为了培养他们忠君爱国的心!

乔安回道:“大明朝廷所划定的这些内容,侧重于培养士子的德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着圣人是如何做人做事。”

“但是,治理国家,仅靠这些美好品德就能治理了吗?”

朱元璋微微皱眉:“乔姑娘非帝王,自然不懂其中要理,唯有先具备圣人德行,忠君爱国,爱护百姓,才有资格为国所用,至于之后治国所需要的才干,后期培养即可。”

“不对,这样不对!”

乔安摇摇头,“八股取士虽然强调忠君爱国,培养士子的美好品德,但同时,它也筑造了一批又一批,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懂得变通的官员。”

“为国纳才,应该选用的是对民生、社会、政治多方面都关注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的人才。”

“而不是一个只知道背书习文的学生。”

“只注重于形式,而忽视了其实际治理能力,这样对于国家来说,并不能成为一个好官。”

“一个读书优秀的学子,他可能会是一个好老师,好先生,或者是深研这一方面的大儒,但他不一定能够成为一个能够治理一方的合适官员。”

“就拿你洪武皇帝朱元璋来说,你会背四书五经吗?你能对其中每一字一句都理解深透吗?”

“你能对所有圣人之言都倒背如流吗?”

大明朱元璋:……

“说实话,你也不一定会。”

“但这妨碍你成为一个好皇帝吗?”

“会背书,会写文章,但不一定能够将书里的知识成功运用到实际中去。”

“就如同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

“光是知道还不行,你还得结合实际来行动。”

“八股取士,在建国初期,对于国家安定确实有大用,但它也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否则,长此以往,不仅会扼杀人们的创新能力,还会导致思想僵化。”

“一个不懂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哪怕他当了官,也只会在权术为官之道上进行钻研,而不会去考虑,如何造福一方百姓。”

“大明后期贪污腐化,官僚主义之风严重,其实也是有这一部分原因在的。”

“朝堂之上尽是泛泛空谈之辈,温体仁周奎之流,只占其位,而不谋其政,于国有何幸?”

大明朱元璋:……

万朝中的所有人:……

“而王阳明最牛的地方,就是在于他能够从这种已经是思想僵化的社会体系结构中,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敢于创新。”

“敢于向自己一直都在崇敬和膜拜的先贤言论,进行求证和反思。”

“尤其是在当时,理学之风吹遍天下各个角落,所有人都在恪守三纲五常,将自己放进条条框框之中。”

喜欢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请大家收藏: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请大家收藏: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