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诗词呼应(2 / 2)

如果他也能将那群洋人打出去,该有多好?

可惜…….

………

关掉视频。

乔安接着开口道:

“我们李得生同志,除了能决策千里之外,隔空指挥战场,创建一个全新的国家之外。”

“他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

“那就是他的文才!”

“他亲笔书写的《毛选》系列,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了3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流通。”

“各国领导人也都纷纷拜读这份着作,并对此心生崇敬,直言李德生同志,当真是最伟大的人!”

“除了写文章之外,他还写诗。”

“他的诗,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每当他来到一个地方,便会与各位大佬曾经留下的诗作,进行相互呼应。”

哦?

与他们相互呼应?

如何呼应?

万朝中的所有人全都竖起了耳朵。

“比如说在庐山。”

“李白到了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在李白的笔下,描述的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美景,写的是景,抒发的是情。”

“后来苏轼也到了庐山,他在庐山旁边西林寺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苏轼笔下,看的虽然是山,但写的却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感悟。”

“李得生同志,同样来到了庐山。”

“他写下了《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请大家收藏: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同样是庐山,李得生同志看得是山,放眼望去的是世界,歌颂的是人民。”

“他所希望的,是能够打造出一个如同桃花源一般,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新社会图景!”

万朝中的所有人:……..

“比如说,当他来到黄鹤楼。”

“大家都知道,在黄鹤楼留诗最出名的,当属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看的是黄鹤楼,写的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遗憾,和远离故乡不知前路的茫然与忧愁。”

“李得生同志来到黄鹤楼之后,也同样挥笔作词:《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李得生同志看的是黄鹤楼,思索的是新成立的种花国。”

“你看前四句,就是描述了武汉当时的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以及当时革命的环境局势。”

(ps.其中所涉及的诗都是mao大人的着作。)

喜欢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请大家收藏:我在万朝带货震惊始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