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应身大士(2 / 2)

“……好熟悉的样子,似乎在哪儿听过呢。”雨林轻声说,南音也隐隐有种熟悉之感,却始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小姑娘,竟是知道这首曲子吗?”老人闻言睁开双眼,打量着雨林。

“不,好像是没听过,”雨林摇摇头,“只是感觉这旋律听着……恰似故乡的秋水长云,古道西风。”

“这首曲子叫《彩云飞》,是我母亲家乡的民歌,姑娘竟能听出其中意境……咦,这松鼠,看着不凡呀,同我这白鸽一样,颇有灵性。”老人眯起眼睛。

“它呀,确实十分聪明呢,而且刚才它很不舒服的样子,听了老爷爷的曲子,现在像是已经好了。”雨林举起瓜子,此时它已经恢复了许多,一脸认真的看着老人手中的二胡,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曲子里。

“哈哈……知音难求,想不到竟一下子遇到两位。”老人笑呵呵的说道,伸手摸了摸瓜子的小脑袋,十分慈爱。

“老人家,请问您知道应身大士吗?”一直没出声的南音说道,她一直惦记着此行最主要的目的,虽然不一定能问出,但问问又不吃亏。

“应身大士……观音应身塔?”老人问了一句。

“那是什么地方?老人家可否详细告知。”眼见老人似乎知道些什么,南音精神一振,雨林也认真起来。

“……嗯,这山上有一座圣寿寺,那年代可远了,是从……哎想不起来了,总之好早就建起来了,那寺里头有一座塔,叫圣寿寺塔,以前还有别的名儿,叫观音大士应身塔,或者应身大士舍利塔。”老人边想边说,似乎回忆起了久远的事物。

“应身大士舍利塔……不错!”南音点头道,忙拿出手机查了查老人所说的圣寿寺。

那是南五台上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的一座寺庙,建于隋朝仁寿年间,而寺中大雄宝殿北侧就是这座舍利塔,同样建于隋朝。

“哇!我们运气真好,不对,是瓜子找到的线索,瓜子太厉害啦,谢谢您啊老……”雨林凑在南音身边也看到了记载的资料,刚想起要道谢,却发现老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这老爷爷腿脚可真利索,说走就走了。”

有了方向,就可以开始做准备了。两人也没有想太多,回到酒店,雨林收拾检查装备,南音查好去圣寿寺的路线,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瓜子也彻底没事了,乖乖的坐在一边嗑瓜子。

南五台景区,塔寺沟,南音二人站在圣寿寺前。此处背靠送灯台,前临竹谷涧,四周峰峦起伏,林木阴翳,溪水淙淙。

只见那古寺依山而建,占据了一面山坡,林木繁茂,鸟语花香。山门前两棵槐树高耸苍老,巍然挺拔,此树是唐朝所植,与舍利塔合称“隋塔唐槐”。

没有像其他的游客那样流连于正殿,两个人直奔北侧山腰的舍利塔而去。这是一座七级正方形阁楼式砖塔,塔身砖磨对缝,塔顶有圆形铁质相轮,塔角有风铃,山风吹过,叮当作响,悦耳动听。只是年代过于久远,风雨侵蚀,如今塔身向南倾斜,下层损毁严重。

“师父,你说这宗楚客怎么不蹦跶出来呢,总不会搞错地方了吧?瓜子,别偷懒了,快去刨一刨看有没有什么发现。”绕着塔走了一圈,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雨林捅了捅瓜子的肥屁股。瓜子吱吱叫了两声,不搭理她,跳到南音身上。

“资料说,在塔的下面,埋藏有佛祖的牙骨舍利。我一直在想,那会不会是咱们要找的东西……但是不太可能啊,若是容易挖到,这早就被挖出来了。”南音听雨林说让瓜子去刨地,思绪飞快转动着。

意有所动,南音伸出左手,去触碰古老而斑驳的石壁,手上正戴着宝佛像所化的白色湖丝手套。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就在指尖碰到石壁之时,耳中听到了遥远虚幻的歌谣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