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谁这么大手笔(2 / 2)

可如今的粮食,已是调无可调,实在是没法啊!

昨晚他和一干大臣跟唐韵在宫内商议了通宵,结果遇到白鹭赶回京城,听说了陈言竟然提前回到了青山县。

这让唐韵和何进尧都是心中一动。

其实两人早就盯上了青山县。

青山县百姓人人粮食充足,而且人人都能吃得上大米这么贵重的主食,可见粮储肯定充足!

只不过此前因为陈言北上,不在青山县,来这也买不到粮,因此他们一直没来。

直到这会儿,听说陈言竟然已经回来,唐韵一时也顾不上追究他提前回来的事,立刻让何进尧亲自连夜赶到了青山县。

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当然不能用强行征调的名义,只能花银子买!

一听这话,陈言乐了。

这老小子还挺会说,解朝廷之急?不就是趁机想大捞一笔?如今朝廷急着购粮,必是出了高价,周氏商会趁机买粮转手卖高价,利润空间可就大了去了!

见他笑起来,何进尧喜道:“这么说有了?老朽早就说你青山县百姓衣食无忧,肯定……”

陈言干脆地道:“没有。”

何进尧傻眼了:“啊?”

陈言握着他的手,叹道:“本官十分理解你的心情,可惜,我青山县如今也是勉强维持个生活,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老周,不是我不帮你,这买卖真没法做!”

开玩笑!

他陈言可不是那没底限的人,对方妥妥的是要拿去赚黑心钱,这种事他哪能让对方去干?得自己干嘛!

朝廷必是在高价搜粮,他把粮食卖给何进尧,肯定不如卖朝廷赚得多!

当然,卖也得适当,别回头卖多了把自己搭进去,饿着了他治下的百姓,那就亏大了。

何进尧再三向他求问,可陈言始终咬死了没余粮。无奈之下,何进尧也只能失望地告辞离开。

看来,只有另想办法了!

送走何进尧,陈言琢磨了一下,派人前往京城,向林广探问一下,看朝廷如今购粮价到底多少。

倒不是想赚那银子,主要还是心忧百姓口粮的问题,谁叫他陈言心怀天下呢?

完事后,陈言才匆匆离开,往耕种区而去。

何进尧的这个事,让他更加意识到土豆种植实验推广的重要性。

就像他青山县百姓一样,当初他刚来的时候,也就几千人。

但随着大环境安稳下来,来这定居的人越来越多,需要的储粮也越来越多。

青山县禁止私人贩粮卖粮,所有粮食生意全部收归衙门。

毕竟战乱年代,保不齐有人会囤储物资来卖高价,影响社会安宁。

只有将这生意收在自己手里,他才能放心。

因此,每年数次大规模收购,将仓里的储粮更新替换,同时将存放时间最久的粮食卖出去,以保证仓里的粮食不出问题,同时又保证粮储的丰足。

自然,粮价也一直是成本价,在这方面并不赚钱。

陈言早就计划好了,在保证民主的几种生意上一概不赚钱,譬如精盐。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民心,他们才肯努力工作,为建设好青山县添砖加瓦。

而这种策略的结果,就是如今青山县的蓬勃发展!

不过目下的重中之重,还是土豆!

只要这神器一出世,天下粮灾被他一朝尽解,不知得让他赚多少银……啊不对,得救多少人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