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两个连襟,说些知心话(2 / 2)

王莎嘴角一笑:“没事儿的琴琴姐,我们很快给你整理好。”

周园园悄悄看一眼王莎李漫认真记账的样子,拽一把二姐悄悄从这间屋出来。

“川,二姐说带我去鼓楼商场买东西,买好了再去艳姐家,你去不去?”

“我跟二姐夫有要紧事聊,你和二姐逛去吧。”秦川推辞。

能不去李艳家最好不去。

趁着三个崽子躺床上睡两个小时下午觉,周家姐妹姐妹俩赶紧去逛鼓楼商场,说是给艳姐买几样实用东西。

两连襟谈一下午街铺经营情况。

六月七月,这一块收益怎么样,秦川不是十分清楚,全权交给了二姐两口子负责。

纺织路这几间铺子的生意,现在就是他们两口子的产业。

陈立新给小妹夫做口头汇报,听话听音,他说话语气里有些失望。

六月七月,这儿的生意受到了影响,四个铺子里的客流明显少了。

不是因为平安院子拆掉,李艳搬走,小川跟李艳两口子分家。

是因为鼓楼西街上开了同样的铺子,菜铺、肉铺、服装铺,杂货铺。

那边的人就不来这儿了,刚开始陈立新以为是其他私人老板开的铺子,后来一打听,都是农牧局和工商局领导们的亲戚。

“川子,你有没有觉得什么地方不正常?”

“鼓楼西街开铺子,跟咱的经营模式一模一样,还是领导们的亲戚,这不是很明显嘛,他们想把咱的生意挤掉。”

陈立新叹气:“他们有的优势咱们没有,他们有的资源咱们也没有,这样下去,我害怕咱这一摊子真被挤出去。”

陈立新拿出一个小本,上面记着一些重要信息。

“鼓楼西街菜铺的经营者姓孔,是调度中心孔主任的堂哥,蔬菜从铜城批发市场拉过来,跟咱菜铺卖一样的菜,一样的价,咱在西街联营的一家菜铺已经关掉了。”陈立新吃一口瓜,很忧虑的眼神。

秦川心里一紧:“那家菜铺关掉了?是个拉娃娃妇人,跟义哥是一个李家,这才开了一年过些。”

“川子,我还想在西街开肉铺分店,可赵局的小舅子开起来了肉铺,不但卖猪肉,还卖羊肉鸡肉,咱就开不成分店了。”

“川子,从三月底到现在,园园菜铺的蔬菜都是从铜城农贸市场批过来的,咱这铺子卖菜就不占优势了,这不行,你要调整一下种植结构,这段时间的蔬菜也要从大坪村出货,农户对接菜铺,绕过中间批发商,他们想挤咱们就挤不掉。”

秦川听出来,景宁县商铺已经有了激烈竞争。

可竞争对手是当权者亲戚,这就有些过分了。

有一股不好的风气,秦老板的竞争者不是普通个体户,是孔主任的堂哥,赵局的小舅子这帮人。

说麻烦也够麻烦的。

“嗯,二姐夫你说的对,从今年开始,大坪村的蔬菜不能只有冬天这一茬,春天夏天都要供应上,我会合理安排。”

除了竞争者越来越多,秦川还想知道,纺织路这一块,鼓楼商场二楼三楼,有没有人挑刺儿找茬,阻挠铺子经营。

“川子,明大明找茬闹事儿的人倒没有,就是工商局这边的管理费,经营费莫名其妙的多了几项,也不影响大局,可那些收钱人的嘴脸真不好看。”

小妹夫点点头,能理解二姐夫的感受。

“这年头,做生意就是这样,咱景宁县的私人个体户跟公家争地盘争资源,是个挣扎的过程,该办的手续要办,给交的税要交,不要跟工商、农牧、街道居委会闹矛盾,再熬两年就好了。”

“熬两年就好了?”陈立新嘴里嘀咕,这是个要紧信息。

高局来过一趟,买东西的同时跟陈立新悄悄说,你小妹夫要说以后怎样这种话,你一定要记在心上好好琢磨。

今天果然听到了小妹夫这个意思,八七年以后个体户私人老板的生意就更好做了。

这两年熬着。

“川子,你不说要去看李艳么?是时候去看看了。”

“这不是等我媳妇和我二姐回来嘛,我还要带上王莎李漫,我把她俩送回铜城。”

陈立新满口夸赞:“真没想到这两姑娘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你待在村里。”

“村里咋了,他们在大坪村里住楼房,你跟我二姐也有一套,一号楼三个单元随便选,交三万块。”

陈立新哈哈笑:“小川,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

大坪村是小妹夫的产业基地,他想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在大坪村。

“好,我跟琴琴好好选一套,三万块一分不少交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