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欠老百姓钱,你当官的不好意思吧(1 / 2)

南山大窑洞前面,三辆货车装青椒,给北疆兵团发五万斤。

这茬青椒是三月里的最后一茬,净秧前的最后二十天时间,从新安县、泾川县、十里屯大棚里拉来的。

存在五孔五十米深的大窑洞里,五天发一次,一次发五万斤,发到五月底,大坪村三百亩新大棚里青椒出棚接上茬。

正常情况,给北疆发蔬菜,青椒一次性发十五万斤。

可五月没那么多青椒,增加了十万斤平菇给北疆发过去。

收益不减。

新安县和泾川县示范点的蔬菜大棚里,青椒和黄瓜退掉后,他们听小川老板嘱咐,都铺上了平菇菌脚,两个县每天拉来的平菇有五万斤。

一半给兰城、西京、京都供货,一半给北僵供货。

平均下来,每天也是运出去五万斤平菇。

景宁县各个乡镇的韭菜,从四月底开始停止供货。

五月里,各地方的大田韭菜上市,满街面都是韭菜,价格低到了一毛钱左右。

景宁县的韭菜不铲了,长一个月,到了五月二十以后,抽韭菜苔抽出来上市,比他们早一个月时间有收益。

还有每天拉出去的一万罐辣椒酱。

八辆货运车早上一趟,下午一趟,出出进进忙碌。

财务账是王莎和路晶整理。

一项一项给川哥看明白,签字确认,核对无误。

”川哥,今早出了五万斤青椒,十万斤平菇,一万罐辣椒酱,八辆三轮车,这笔收入是十万三千块。

还有从西京市拉回来的各样家用杂货,给各乡镇大商店杂货店配送,有两万七千块收入。”

老大在单据上签字确认。

心里清楚,土地上的产业,每天保持十万元净收益已经相当不错。

再要增收是很难的事。

总不能让三百亩大棚提前二十天出菜,让地膜西瓜提前一个半月上市。

土地产业避免不了时间差和季节性。

王莎也看明白了这些情况。

“川哥,最稳定的收入还是食品厂出的产品,是咱的辣椒酱,每天稳定在一万块。”

秦川点头。

“给我汇报一下地膜的收益。”

王莎瞪眼,不理解的口气:“拉来的每批地膜你都签字来着,你心里没数啊?”

“我就是想听你汇报这项数据,赶紧的。”

“从三月三号拉五千卷开始,一直拉到四月十五号,总共拉回来三十八万卷地膜。”

秦川点头,就是这个数。

跟宏达地膜厂签了三十万卷供销合同,超额八万卷,好事情。

一卷赚五块,地膜生意赚了一百五十万。

王莎想让这笔生意也稳定下去,提个意见看川哥能不能接受。

“川哥,地膜能不能继续拉,宏达厂不可能停产吧,你是他们厂的销售代理人,他们生产多少,咱拉回来多少,明年春天卖掉五十万卷。”

王莎的意思,到了明年春天,铺地膜的人更多。

她说对了一半。

“王莎,你考虑其一不考虑其二,地膜生意明年不可能这么做下去。

不光是泉水市宏达厂生产地膜,就现在,咱兰城几家化工厂也开始生产地膜。

其它地州市,只要是生产塑料膜的厂子都在生产地膜,都在抢这笔生意,我当宏达地膜代理人有什么用?

你现在运进来五十万卷,到了明年春种,说不定你十万卷都卖不出去。”

这让王莎一脸失望。

“啊?这么麻烦,那兰驼三轮车呢,不会到了明年春天,你做代理人也卖不出去吧?”

老大嘴角一笑,这项生意未来三年怎么样,只有自己能看清楚。

“兰驼三轮车的真正销量在明年和后年,只要兰驼厂让我当唯一代理人,这笔生意就能做三年,也有点麻烦,兰驼厂姓郭的那个混蛋,能不能靠的住还不一定。”

王莎想了三秒。

“川哥,你给他提前给一百万,组装一千辆,让别人窜不了行市,只能给咱生产。”

秦川给王莎竖个大拇指,狠劲夸一句:“莎莎真聪明,这是个好办法,我就想这么干。”

王莎切一声,这个办法川哥早就想到了,还用别人说?

三轮车拉够一千辆,再给郭厂长放一千辆的定金,让他顾不上给别人供货。

除非兰城有第二家组装兰驼三轮车的机械厂。

秦川敢保证,外来五年没有第二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