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婚礼见闻(2 / 2)

“噢~~~”

何雨水一人给了一颗糖,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一群孩子走了,看得何雨柱尴尬癌都犯了。

“呵呵,雨水真是有活力。”

杨东走过来笑着对何雨柱说道。

何雨柱摇摇头,无可奈何道:

“唉,也是我和小雪平时太宠她了,性格这么跳脱,给爸你们添麻烦了。”

“呵呵,你可不要这么说,雨水这性格多好啊,多讨人喜欢。

再说了,她能把这群孩子管住,也是件好事,免得他们到处跑,磕磕碰碰的难免出点事。

你是不知道,之前村子办酒席,这群孩子可没少捣乱,今天能这么乖,这么听话,我也是松了一口气啊。”

“哈哈哈,那她还算是干了一件正事啊。”

“那可不,多亏了雨水啊。

你饿不饿,要不去厨房吃点东西?”

何雨柱立马摆手拒绝。

“爸,我不饿,我出来看看,还有什么事需要我的,我总不能坐在那等开饭吧,说出去不好听。”

“呵,没人会说什么的,今天的酒席是亲家那边负责统筹的,早就安排好人了,你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算了,看你确实闲不住,那你就随便逛逛吧,哪里用得上你就上去帮把手,顺便看看我们农村人是怎么办酒席的。”

“呵呵,行,那我就到处逛逛了。”

何雨柱和岳父打完招呼,就自己溜达着离开了。

今天的酒席其实挺隆重的,原因自然是两个。

第一自然是何雨柱的名气和赞助;第二就是女方是王青山这个村长的女儿。

对于自己女儿的婚礼,王青山自然不会松懈,反而格外的上心。

一应事务早早安排下去不说,更是邀请了全村的人,这就是大手笔了。

平时村子里结婚虽然也邀请不少村里人,但有些人家关系比较远,那也不会邀请。

但这次杨家结婚,所有人都邀请了。

这本身就是一件贴钱的事情。

要知道每家最起码都是四五口人,酒席肯定都会来,但礼金就一份,还是很少的一笔,根本收不回多少钱。

所以这次的婚礼就是贴钱赚吆喝。

当然,花钱的自然是何雨柱。

白面,蔬菜,鸡鸭鱼肉,都是何雨柱拉回来的。

因为何雨柱的支持,这次婚礼的规格很高,五荤五素,外加白面馒头。

荤菜是:红烧肉,梅菜扣肉,红烧鱼,土豆烧鸡,炖羊肉。

素菜则是:凉拌木耳,拍黄瓜,酸辣土豆丝,炒白菜,炒芹菜。

寓意十全十美。

主食更是白面馒头,一人预备两个,村里的妇女正在热火朝天的揉面呢。

何雨柱走进后厨,也不是什么后厨,其实就是杨家的厨房,只不过现在堆满了食材。

至于何雨柱的汽车,昨天晚上就开到了开阔的空地,生怕挡到人们走的路。

今天主厨的人也算是有名的师傅了,平时就经常给人做酒席,但是今天这种强度还是头一回,因为主家说了,起码得十五桌子,这就很考验他的能力了。

什么菜先做,什么菜后做,哪个菜可以放得久一些,哪个菜得立马上桌,都是他要考虑的事情。

更何况,这一次性就上十几桌,压力自然很大。

看到何雨柱,师傅也没在意,继续带着徒弟忙活,收拾各种食材。

何雨柱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并没有说什么,他也是厨师,知道这种时候不能上去和人家说三道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计划,你上去就是指手画脚了,不会被人接受的。

今天的主席是摆在杨大的屋子里,三间正屋,三张主席,早就定好了。

因为婚宴在男方家里摆,所以酒席都在这里。

杨家三间正屋,三间南房,杨大家三间正屋,两间南房,另外还有两边邻居家,共计十八张桌子。

当然,要是人数多了,到时候再摆,左邻右舍的,也很方便。

农村的酒席都是炕桌,桌子都是大家伙家里的,每家都在桌子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搬到杨家,统一安排摆在哪里。

还有碗筷,现在都在院子里,这是杨家亲自去村民家里借的,记下数目,之后还要还回去。

这不,十来个妇女都蹲在院子里,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清洗碗筷。

碗筷都是要洗两遍的,之后就是放到屋子里的桌子底下,到吃饭的时候自己拿进行,不够叫主家的人送。

看到何雨柱,她们都热情地打招呼,何雨柱也礼貌地回了两句后就离开了。

走到旁边地邻居家,这里也忙的热火朝天。

仔细一看,原来是在蒸馒头。

蒸馒头要的是死面,昨天晚上杨家人就醒面了,今天刚好能用。

杨家和王家的女人都在这里帮忙,一方面是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就是监督。

白面馒头可是稀罕东西,要是不好好看着,帮忙的人可不会自觉的。

看了一眼后,何雨柱就去了杨大家。

这里是今天的主角。

窗子上贴上了红色的【囍】字,是用红纸裁剪的。

进门左转的正屋,一群叔叔爷爷辈的人都或坐或站,烟雾缭绕,正在唠嗑。

看到何雨柱进来,王青山直接站起身,笑着说道:

“雨柱,来了啊,坐吧,一起唠唠嗑。

对了,三叔,你在礼金簿上写上,雨柱给了一台缝纫机。

喏,就是那台,昨天搬来的,新的。”

“哈哈哈,好,来,我给你记上。”

被王青山叫三叔的人,是村子里的老资格,平时主家摆席,都是他来记账。

何雨柱倒是想阻止,但被王青山按住了,只好乖乖的坐在炕沿,听大伙说着村里的事情。

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中午。

不出所料,何雨柱又被安排到了主桌,和一群爷爷坐在一起,幸亏有杨雪爷爷和王青山陪着自己,倒也不算太孤独。

至于杨东和杨西,除了辈分不够,最主要的就是得负责安排众人入席,安排人上菜,安排各种事情,他们得等到酒席结束后和厨师一起吃。

结婚过程很简单,杨大驾着马车,把王金花和陪嫁的被褥拉到自己家,然后在伟人的画像前唱红歌,然后就结束了。

之后,自然就是大家等待已久的上菜,吃饭环节。

师傅确实经验丰富,先是一道一道上凉菜,接着就是三道荤菜一起上,最后两道,馒头自然一开席就上了,大家伙早就吃上了。

至于酒,也就是主桌上了,其余的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孩子,根本不会提这茬,杨家人也不傻,客人都不提,我干嘛要上。

新婚的杨大和王金花自然来敬酒了,除了老资格外,剩下的都是一桌子就一杯,但喝到最后,杨大还是醉了。

不知道是酒醉,还是人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