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社会矛盾的演进(2 / 2)

正迷迷糊糊昏睡间,李延良感猛地感觉身子一晃,瞬间惊醒过来,随即抬头四望,车厢里已是嘈杂一片,纷纷探出头,朝窗外看去,火车似乎也停了下来。

李延良不由朝窗外瞄了一眼。嗯,火车好像并未驶入车站,而是在一处旷野之间,碧绿的草地,遍布的牛羊,还有远处茂密的山林。

怎么,火车出故障了?

“呵呵……,八成是火车撞死了闯入铁轨上的牛羊!”对面一名身形微胖,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见李延良一脸茫然的神色,笑着说道:“估计,附近的牧人少不得要跟机车人员为此争论一番。”

李延良看了对方一眼,怔怔的点了点头,一时间还没彻底清醒过来。

在齐国,不论是铁路沿线的居民,还是火车乘客,早已经习惯了铁路交通,发生的各种伤亡事故也日趋减少。据统计,每四十万旅客才有一人受伤,每三百万人中才有一人死亡。这个统计数据也包括出事故的铁路员工和卧轨自杀者。

不过,在一些空旷的铁路沿线上,还是会时不时地发生火车与动物的相撞的事故,要么是穿行铁路而不及避让的牛羊,要么是傻愣愣的各种小动物。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影响火车正常运行,在撞上动物牲畜后,火车是不会轻易停下的,以免会误了到站的时刻。

但这趟火车不仅被迫停了下来,而且一停就是长达两个多小时。尽管所有的车厢门都没有打开,让车上的旅客不能下来一窥事件缘由,但陆续赶来的宪兵和铁路武装巡警,却表明了这次火车骤停事件的不同寻常和严重性。

“好像是附近的牧民堵塞了火车轨道,想讨个什么说法。”那名短须男子将脑袋从窗户外收了回来,一副看热闹的表情,“宪兵和铁路巡警正在驱赶牧民,捆了十几个人。这事闹得,一个个图什么呀?”

“应该是为半个月前,一趟货运列车途径此地后,出现脱轨倾覆,使得车厢里的许多有毒化学品泄漏,造成附近牧民的大群牛羊死亡。”一名学者模样的中年人面色凝重地说道:“可是,发生了这种事故后,北方铁路公司却一味地推脱责任,不对受损牧民任何赔偿。所以呀,这些不忿的牧民便在今天做出截停火车的极端行为。你们说说,死去的牛羊就是那些牧民的命根子呀!有毒化学品泄漏了,对附近牧民不采取提醒警告的措施,让他们白白受损,能不跟伱急嘛!”

“那开元县(今澳洲汉普蒂杜市)的地方政府也就看着辖下的牧民受损,而不对北方铁路公司采取任何针对措施?”

“能怎么着?北方铁路公司准备投资八十万元,对开元车站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和扩建,是开元县里妥妥的投资大户。”一名消瘦的男子冷笑着说道:“他们计划在开元车站新增一座车辆维修厂,添置各种机器设备,还在当地招募大量铁路站场维护和管理人员,全方位改造了原小型维修车间的煤气、照明、加煤、通讯及加工能力,使得该车站可以维修全部型号的蒸汽机车,甚至还可以用备件组装一台临时急用的火车头。你们算算,这番建设下来,给开元县能提供多少税收。至于那些牧民损失的几十上百头牛羊牲畜,根本不值一提。”

“嘿,你这么一说,北方铁路公司就跟地方政府穿一条裤子了!合着,那些牧民就白白损失了?狗日的,几千块钱,在他们眼里可能微不足道,但要落在咱们普通老百姓身上,那绝对是损失惨重,说不定就没了大半个身家!”

“那些受损的牧民咋不去大理寺法庭去告他们?”

“哼,地方政府都不管的事,你以为大理寺就会去管?”

“那地方监察院呢?……地方政府不管,多半是收了铁路公司的好处了。好好查一查,说不定就捉出几个贪官来!”

“……”

如今,在齐国发生某个官民发生冲突时,质朴的民众天然性地会倾向于弱势的普通百姓,而政府在面对百姓权益受损而无所作为时,便从心底里认为是官员贪赃枉法,置底层百姓利益而不顾。

这个时期,还有许多民众都在怀念数十年前太祖皇帝当政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个时候,在太祖皇帝的引领下,齐国官员恪尽职守,勤于政事,为国家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而鞠躬尽瘁,国内百姓民众在一穷二白、遍地荒野的环境下,艰苦奋斗,筚路蓝缕,为汉洲繁荣而甘为牛马。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的意念,相信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可以获得一餐温饱和一榻能寐的好日子。

八十年过去了,齐国绝大多数的民众似乎都已过上了一日三餐温饱无忧的美好日子,可很多人却觉得现在的生活没有以前齐国建国时期那种“幸福”的满足感了。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齐国的农民收入增长的持续低迷,城市的工人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生活成本的日益增高,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官商联系(勾结)得日益紧密,权贵阶层的骄奢淫逸……,所有的一切,让太多的普通百姓都感到一种不满和失落。

因而,但凡在齐国发生什么官民冲突,或者不同阶层之间发生的矛盾,都会引得群情汹汹,而大肆发泄心中的不满。

火车站那位自诩维护我大齐皇室尊严的权贵子弟,还有现在的开元县牧民拦停火车,无不触动民众那一丝敏感的心理。

火车又缓缓地开动了,看着铁路边仍旧聚集的牧民和全副武装的宪兵、铁路巡警,李延良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我大齐帝国到底是怎么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