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三省六部,九卿九品(2 / 2)

二来,顾及了下方百官之利。

天下熙然皆为利往。

哪有那么多为天下苍生的圣人,而且还是在这般人吃人的世界中。

提升修为也好!

获得权力也罢!

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欲望。

在邓老面前,秦天纵听到邓老的话后,心中也是舒坦了不少。

他心底的想法也是走古制!

他是人,也是个俗人。

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基业,若是一两句分权就被拿走了,他可不会惯着。

只是,此前有些犹豫,怕古制走不通,毕竟自己是从那般环境下成长的,思维上较古人有些开放。

“邓老,那若是古制,是以何代为主呢?”秦天纵再度问道。

“何代?”邓老笑了笑,“以我看来,秦之制稍有不妥,不易承袭,汉制杂乱,颇有尾大不掉之感,如此看来也只有隋唐之制最为完备,也最适合炎黄目前之形势!”

“隋唐?三省六部?”姚崇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适时说道。

“自然!”邓老点了点头。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配以九卿治国。”姚崇缓缓说道,“隋唐之制,当得上集历代之大成。”

“姚相博文广智,却乃实至名归。”邓老笑道。

“不敢!”姚崇微微一礼。

“不过,就算是此制度,适应于炎黄,却也不得照搬照抄!”邓老再次说道,“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依照后代经验看来,其门下省权力最大,尚书行执行之权,却也得服从于门下审核权,此乃畸形。”

说吧,邓老看向了姚崇。

姚崇最为大唐四相之一,对于此等架构该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许多的。

姚崇看向了秦天纵。

秦天纵点头示意。

“没错!邓老此言句句在理,三省之中其门下省权力最为大,甚至可影响到中书和尚书二省,大有一言堂之效。”姚崇站出身说道。

“孔明,可有解决之法?”秦天纵看向了欲言又止的诸葛亮。

“自然!”诸葛亮站出身,“主公,门下省权力之大,在于其具有决议权,而决议权之效在于人,门下省之人,一直以来都多于其余二省,若其余二省能够有相同席位相互制衡,大可解决此事。而且微臣认为,这决策之席位,该是需要博采众长些,不是仅局限于三省之中。”

听到这话,秦天纵与董辉对视了一眼。

果然,政权架构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这不就相当于蓝星华夏某某局吗?

想到这,秦天纵倒是拿定了主意。

“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尚书执行。既然如此,大可在门下之中设立一阁,除三省正副官员之外,此阁可接纳阁老和军政要员,决议政务,阁内席位采取单数形式。”秦天纵说道。

单数。

将不会出现两边势均力敌的情况,这样更有利于决策。

“主公英明!”众人纷纷附议。

因为有邓老的提示,秦天纵脑海里顿时有了一丝思绪。

三省六部的架构出来了。

那其他也好说了。

隋唐之制度,可是极为完善的。

“既然没意见,那就这般定了!孔明,你与诸大臣下去之后协商,商议结果上报。”秦天纵看向了诸葛亮。

其中细节,他就懒得把握了。

有百官的存在,他并不需要管得这般多。

“是!”诸葛亮点了点头。

“邓老,制度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