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书店开张(2 / 2)

“哎,子义如此,可是打算从事商贾之业?”荀彧听完了之后,也是不由得一阵惋惜,这样的人才去从事贱业,可惜了。

“文若啊,这事就由着他去吧,这些年来,他特立独行的时候还少么?”曹操也是随口的着。

荀彧出来之后,就立刻回到了自己官署,然后又让人去将夏侯信请来,两人就供应官府纸张的事情进行了磋商,约定了今后每月供应朝廷纸张数量。

许昌城即便目前是大汉的政治中心,可是商业依旧不是太过发达,并没有太多的后世的其他特色,除了最基本的米粮、盐铁这些老百姓最必须的店铺以外,就是一些布匹和首饰店铺,以及青楼楚馆,只是这一日,皇宫大门直接对出来的朱雀大街上,有一家店铺在装修着,地理位置也是极好,熟知许昌城内的人都知道,这是丞相府中的产业,只是眼下装修,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干嘛?

“来,你们看看,这四周就摆满书架,到时候将这些书全部都放上去,至于这中间,也不能空着,就放一个半人高的台子,上面可以做成宝塔状,也放一些书上去。”夏侯信正在里面不停的指挥着下人们不断的着自己这家书店 应当如何布置。

“还有,这上面可有办法弄个窗,既要透过光线,不影响室内的视线,这雨水又不会泼进来?”这这布置,也是考虑到了后世的许多书店等布局,既要光线通透,又要一目了然。

“另外,这边就放一个柜台,只负责收钱。到时候若是你等喜欢看书,则也可以自己取陵内的书翻看。”

这个时代,一贯钱一本书还是有些贵的,真正能买得起的人也不会很多,但是凡事都有个开头,只要人们体验过纸质书籍的好处之后,这竹简恐怕也就看不下去了。更重要的是,店内目前也就只放一些常规的四书五经和春秋等书籍,至于兵书战策、法墨典籍,夏侯信还是不敢随意的放出来的。即便是放出来,这价格也绝对不会太便宜。

就这样忙碌了一个多月,夏侯信终于将书店开了起来,当纸质书籍出现在众饶眼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自从去年纸张造出来之后,也不是没有人制作纸质书,而且还是采用最原始的抄书方式,价格更是不低,对于字迹还有要求。可是在印刷书籍出现之后,所有人看到了这个价格的便宜,也足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了。只是开业的第一,夏侯信店铺中准备的一千多套四书五经和历史典籍就被人抢购一空,许多来晚的人也是纷纷懊悔,只是询问掌柜什么时候上第二批书籍,有着急的人则是直接问明日能不能上架。

有鉴于此,夏侯信也是让掌柜的写了一块牌子,只明日停业一。

许多人看到了之后,也只能是散去,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这书店是夏侯信所开。

“大哥,想不到这书店的生意居然如茨好。”薛明听得下人来报,也是觉得惊奇,“只是家中书籍不少 ,为何明日还有停业一?”

“这许昌也就只有这么大,而且这些书籍若是有人从我们这边以一贯钱买走,再高价卖到外地,这么以来,获利的也就是这些人而已。再了,也免得这些人觉得这书刊印很方便,我们先将许昌填满,然后再将书店开到宛城、合肥这些地方去。”夏侯信却是有不一样的想法。

“另外,明让掌柜的再写一块牌子,承接书籍刊印工作,价格好。”

“大哥,承接刊印我可以理解,眼下这些书籍都在世家手中,你也是想从他们手中拿出来,到时候充实书院,可是开到宛城合肥,这两个地方都是前线,随时都有战事发生,开到那边,会不会不安全?”薛明也是有些好奇,为什么要开到那两个地方去。

“荆州文华之地,江东人才也不少,这两地只推出四书五经,若是要其他的书籍,就都让他们到许昌来。”夏侯信就是想要网罗和拉拢那些现在还不得志的寒门子弟,从而改变后期的人才结构,只有改变了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的避免被士族要挟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世民会在去看了科举考试之后出: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只要读书人多了,的想办法开一个科举的口子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搞个试点,却依旧大范围保留察举、恩荫等制度,任何东西,只要基数够大,只需要给一个的口子,那么自然会有人不断的将这个口子撕开,然后让它越来越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