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读书人的事,不叫偷(1 / 2)

11月3日,下午3:15

成督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山川武术交流会会场

穿着一袭纯白练功服的马保国,在一众目光和镜头的环绕下,正口若悬河的讲着半文不白的拳经:

“如此,方可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从胆气的重要性讲到用劲的法门,马保国越讲越兴奋,讲到兴头后,他甚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手提着麦,一手不住在胸前比划示意。

会场里一时间仅余马保国的声音来回激荡,在场的众人,对于马保国的这番讲述,反应也各有不同。

如四川、山东两个代表团里的传武界人士,以及省武术协会里的李舟、路正业等对于传武理论有所研究的人,在听着马保国的理论后,或赞同的点头颔首,或攒眉思虑,或摇头不语。

而如副市长宋建民、体育局局长仲高文这种职能部门的官员,则只是静坐于席位摆出一副聆听状,至于他们是否真的听得懂马保国说的那些东西,则只有天知道了

而此时,魏铮却无心去留意马保国的举动和众人的反应了,他看着面板里不断增加的太极拳熟练度,不由沉思起来:

太极拳(未入门熟练度+3,入门所需熟练度6/1

太极拳(未入门熟练度+3,入门所需熟练度9/1

“仅仅是听马保国讲这种大而化之,类似拳法纲要的东西,也能加太极拳的熟练度吗?”

随着熟练度的的增加,一些太极拳的知识也在魏铮的脑海里浮现,诸如无极桩、太极桩、伏虎桩、推山桩等等太极基本桩功的练法便被魏铮无师自通的领悟而出。

“以诸桩功练成撑抱、提插、推托三力,则可谓太极入门矣,若再将三种力道分别修炼到推之不瘪,拉之不开,挑之不起,压之不下的境界,便已得太极精要”

体会着脑中源源不绝涌现的知识,魏铮不由对传武产生了一丝兴趣。

“难道传武真的还有点东西?”

好奇之下,魏铮将刚刚所得的太极拳理论与现代搏击的理论相对比,便发现这两者在发力方面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性:

现代格斗发力时双腿站稳,腰胯转动,用人体中部支架支撑发力,那些专业拳手的腰部都练得像绳子一样柔软,而太极则强调人软如鞭,整个身体,特别是脊椎部分,要像面条一样柔软

而随着他对太极拳的理解逐渐加深,他不由对马保国在机场那拉胯的表现更为疑惑。

“按我刚刚所知的太极拳理念,凡习太极者无一不以练得掤劲在身为所求,而若练成掤劲,则可内外合一,一气贯穿,劲力浑圆,混然一体,触之即应,应对自如,甚至可以靠此劲力辨别一切外来之力的方向、大小,端是厉害无比。

若马保国练成这种劲力,即使此人力量不如我,也应在我左手发力之时便可同时察觉,抽手退去就是了,怎么会被我抓住的?”

“这种水平,又是怎么混到掌门人的位置,又怎么当上sd省传武领队,来负责这么重要的任务的?”

就在魏铮疑惑的时候,马保国的讲述也到了尾声,在一片掌声中,他放下了麦克风,示意自己的讲解结束。

于此同时,峨眉的牛元胜站了起来,先向主席台的各位领导鞠躬致敬,随后便开口道:

“马掌门从胆气着手,再讲到太极劲力,确实是别出心裁,但鄙人不才,却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武术应首重身法,我所练的火龙拳拳经里有言:脚似形腰柔软,快速活变步为先,提箭盘破随机用,柔脆快巧狠当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