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这一夜,很暖也很润!(求月票!求追订!)(2 / 2)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秋收青州可以说是大丰收,有了这一次大丰收,粮草方面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捉襟见肘。

要知道,这还是在顾如秉没有往死里压榨剥削黄巾降兵的情况下。

对于黄巾降兵开垦的荒田,顾如秉采纳了管宁的建议。

这些开垦的荒田,以后可以归他们自己所有。

而他们种的粮食,第一年交一半,第二年三分之一,第三年四分之一,第四年就换为十税一,第五年还是十税一,但是开垦土地归耕者所有。

如果往死里压榨剥削这些黄巾降兵,虽然粮食前期会多不少,但是对于拥有“人心所向”和“贤德”两个特性的顾如秉而言,从长期来看,负面效果大于正面效果。

更何况,人心所向这个特性,在民心高的情况下,是可以增加资源产量的!

所以顾如秉觉得,哪怕自己不压榨剥削这些黄巾降兵,人心所向特性的加成叠高了之后,未来哪怕真的十税一,虽然肯定还是比死命压榨黄巾降兵的收成少,但是也不会少太多!

只能说,人心所向这个特性,真的堪称神技!

这天,就在顾如秉正在处理公文之时,一个甲士突然急匆匆走进府上。

甲士对着顾如秉拱手说道:“主公,府外有一人,称北海有管亥率黄巾作乱,北海已经被围!”

“北海被围?”

顾如秉一怔,然后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表情严肃了一分,立刻开口说道:“请他进来。”

“是!”

甲士立刻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很快,一个身披战甲,腰带弓矢,背负双戟的大汉,便在甲士的率领下,匆匆来到了府上。

大汉三十岁左右,身长七尺,留有美须髯,虎背熊腰,身上弥漫着一股锐不可当的英气,威风八面,极其英武。

看到顾如秉后,大汉立刻拱手说道:“见过使君!”

“不用多礼。”

顾如秉望着大汉,一个名字瞬间便浮现在脑海之中,立刻问道:“足下何人?”

“某太史慈,字子义,东海之鄙人也。”

太史慈一脸凝重之色,拱手说道:“之前某在辽东隐居,前不久刚从辽东回家省亲,得知黄巾作乱,兵围北海,孔融对家母甚厚,所以单枪匹马前去解围。”

“奈何贼众势大,某寡不敌众,无法退敌,闻使君乃当今英雄,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

听到大汉的话,顾如秉目光闪烁。

果然,太史慈!

在看到太史慈的第一眼,顾如秉就已经认出了太史慈!

对于太史慈这个名字,顾如秉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在三国的剧情里,太史慈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ssr级猛将!

其人弓马娴熟,勇冠三军,管亥率黄巾兵围北海时,太史慈单枪匹马,一人杀入敌群,如入无人之境。

后来太史慈归刘繇,于神亭酣战小霸王孙策,与之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英雄相惜,归顺孙策。

北海酬恩,神亭酣战,两件事铸就了太史慈的不世威名,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而且太史慈其人信义素著,当初归顺孙策后,说要回去领部曲前来,左右皆对孙策说太史慈必然一去不回。

但是最终太史慈却遵守诺言,率领部曲如期而返。

从此,太史慈便成为了孙策麾下大将,助孙策扫荡江东,平定六郡。

而在太史慈死前,更是留有“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的千古壮语!

对于太史慈,顾如秉自然不想错过,当初他来到平原之后,就尝试过寻找太史慈,但是得知太史慈已经避乱去了辽东,所以并没有找到。

而如今,太史慈终于是出现了!

“北海有难,我身为青州牧,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出兵救北海更是义不容辞。”

顾如秉点了点头,表情严肃了一分,开口说道:“事不宜迟,我即刻清点兵马,前去北海。”

“谢使君!”

太史慈听到这话,心中大喜,立刻拱手说道:“世人都言使君仁义素著,能救人与危难,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足下感孔融恩义,一人单枪匹马,不顾危险冲出重围,前来求援,才是当世豪杰。”

顾如秉摇了摇头,说道:“足下稍后,随后一同前去北海救援!”

“是!”

太史慈立刻点了点头,拱手说道。

顾如秉微微颔首,然后开口道:“来人!”

“在!”

亲卫立刻上前,拱手待命。

“伱立刻前去军营传我军令,让陈将军点兵点将,再让关将军、张将军、赵将军随军,准备出发。”

顾如秉脸上露出一丝寒意,说道:“黄巾竟然还胆敢在青州作乱,这一战,我要让黄巾贼在青州绝迹!”

…………

(ps:过渡完了,开始进入剧情了,读者老爷们数据支持一下吧!谢谢啦!)

求月票!求追订!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