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声援姜玉楼(2 / 2)

“谁说的?”路谣反问了一句,继而哈哈大笑道:

“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三点了,同志们没有发现,目前为止咱们陕地的作家群体还没人就此事发声吗?”

他这么一说,众人一想,还真是。

陕地的大作家可不少,有名的几个虽然渐渐凋零,但是新生派力量也不弱啊。

可是,为什么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呢?

有人问道:“路编辑,这是为什么呢?”

“应为咱们陕地的作家也在看!”路谣环视一眼会议室中的众人,说道:“这件事可大可小,陕地的少壮派作家和咱们延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家都在看我们的动作。”

“延河文学作为挖掘出姜玉楼情诗并且出版的出版方,如果我们不声援姜玉楼,以后作家们对于是否投稿我们,肯定会顾虑重重。甚至干脆不投我们杂志了,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咱们延河理应是姜玉楼的坚强后盾,应该第一个发声声援姜玉楼!”

“说得好啊!”

“如果咱们什么都不做,真的会寒了作家们的心。”

“信任如果不复存在了,咱们杂志社可就危险了。”

“我看咱们社里还是应该支持姜玉楼的。”

中立派这次是彻底被路谣说服了。

眼见己方式微,副社长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听说群众们喜欢姜玉楼两首情诗的人并不多,只是因为名气才买了咱们的杂志,事后都后悔了。而且,好多批评声就是从文学青年中传来的。”

孙主编冷哼一声,道:“副社长这回说错了。”

“什么?”副社长愣了一下。

孙主编干咳一声,很快他手下的几名编辑取出很多封信件放到了桌子上。

信件越来越多,都快铺满桌子了。

副社长不满道:“孙主编,这些信件是什么意思?”

“这些正是群众的来信。”孙主编道:“这些信件大部分是邮寄给咱们延河的,其中十之七八又是姜玉楼两首情诗的读者,他们对这两首的感官非常好。许多人在信里面说,他的两首诗已经成了文化符号,谁要是背不下来,就不配做文学青年。”

“那是在批评姜玉楼之前……”副社长反驳道。

“声援姜玉楼的更多。”孙主编平静的说道:“副社长要不要看看?”

副社长表情略显呆滞,怎么会这样?

群众怎么不迷信权威了?

雷社长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好了,既然大家的发言都结束了,会议上也有了几种看法,大家就举手表决吧。”

次日,陕地最大的报纸《陕地日报》刊登了数篇文章。

延河文学(雷乐):《关于对当代情诗的看法》

路谣:《爱情值得歌颂》

孙虎:《文学不应该固步自封》

王也:《百家争鸣的时代到了》

《情诗和媚俗诗的不同》

自延河编辑接二连三的发言后,陕地本土的作者也开始发力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