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盘古之心的问题(2 / 2)

叶蔓枝眉毛一扬,作为理科生,她显然也听说过这种科幻装置——

“你是说,用那种很长的轨道,将飞船直接发射到宇宙中去?”

程远点了点头:“理论上是这样,通过质量加速器,可以直接将运输机发射到大气层外,这样一来往返地月所需要的燃料就会少的多,从而大大降低开采月壤的成本。”

“可是上哪儿建那么长的轨道?而且要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把运输机直接发射到大气层外?”

“这就是我希望在接下来能够和官方合作的项目——我会提供一个详细而且可行的质量加速器计划书。如果官方认可的话,我们出技术,官方出资源,最快5年之内就能建成!”

尽管程远言之凿凿,但叶蔓枝仍旧有些迟疑:

“你说的这个……质量加速器,真的有可能造出来吗?即使我不是很懂这方面的技术,但要建造几百公里长的轨道,总投资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质量加速器可不是简单的高架铁轨,虽然发射过程中航天器是磁悬浮状态,并不会与轨道接触,但仍然会产生相互的作用力,而且速度越快,对轨道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必须建造的非常坚固可靠才行。

“我已经在岛上建造了一条实验性的小型质量加速器,它的全长十公里,目前已经可以将小型航天器推送到250公里的高空,相信只要再将轨道延长一些,就可以抵达近地轨道了。”

说着,程远将之前测试星巡者穿梭机时拍摄的影像资料,以及部分数据一并发送给了叶蔓枝。

由于星巡者在装备了穿梭机部件之后,整体的形态就有很大的变化,所以也不用担心官方的人认出来这台穿梭机实际上就是前不久在网络上曝光的“米军高速战斗机甲”。

叶蔓枝收到资料之后立刻打开了视频,当她看到一台外观和小型飞机有些相似,但体型更加紧凑的航天器,通过轨道连续加速,最后直冲云霄的时候,眼神都有些直了。

“视频中的测试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用来给航天器加速的设备并没有使用室温超导体。”

程远进一步解释道:

“后续升级为超导加速器之后,速度还将进一步提升。根据我的计算,只要修建100公里左右的海上轨道,就足够将这种小型穿梭机推送到1000公里左右的高度,那时重力和大气阻力都将大幅降低,使用穿梭机自带的燃料足以往返地月之间!”

“虽然这种穿梭机的载重量很小,但可以通过增加发射次数的方式,向月球发射足够的设备,再利用智能机器人进行组装,就地提取氦-3。而1吨氦-3就足够全国一年的发电所需了。”

“而如果将轨道延长至300公里,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载人发射,直接在月球表面建设永久设施。最终实现月球殖民也不是没有可能。”

叶蔓枝愣了半天,她完全没有想到程远提出的计划居然如此的异想天开,如果换一个人对她说这些,她一定会以为对方脑子有问题。

但面前侃侃而谈的可是程远,他不仅实现了量产石墨烯,还造出了真正的室温超导体,那么他所说的“登月计划”是不是也有可能成真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