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惺惺相惜,重情重义(1 / 2)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安排,牡丹没有异议。

她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眼看来俊臣揪着自己不放,武则天许诺只要治愈了公主,就还她自由,想想还是划算的。

一国之君,金口玉言——这或许是她争取自由的唯一机会。

虽然她的医术尚浅,但照顾孩子还算有些经验……

再者,跟随杨真人修行这段日子,治病救人也成了牡丹的本能职责。

随着牡丹欣然领命,此案也就此了结。

东宫罚俸半年加强幽禁,裴伷先直接被遣返西域,林远由太平公主接回养病,而武牡丹即刻起身,冒雪前往九洲池。

——

这九洲池一带的宫殿,向来就是宫中皇子公主们的住处。

不过因为李唐子孙凋零,死的死,贬的贬,武旦一脉又都幽禁在东宫,所以如今这里并没有多少皇孙公主。

牡丹此前知道的,也就是几个武家的子孙养在这里。

按照武周惯例,武氏一族但有父母早亡,无可依附者,都收在皇宫,在女皇的庇佑下长大。

牡丹尚且不知,如今生病的是哪位小公主……

上官婉儿看在师徒情分上,亲自护送牡丹前往。

一路上冒雪前行,多亏有了李三郎的裘衣,牡丹才能抵住这刺骨的严寒。

抓住这点时间,牡丹向上官婉儿询问了公主的具体情况。

“师父,牡丹前些日子才送东宫公主回宫,没听说宫里有疫情啊,怎么突然就……”

“哎,其实这番瘟疫起源就在这位公主。公主名叫武落蘅,才进宫不久,起病也就这十天半月的事情。”

“武落衡,这名字倒是别致。不知公主出自哪位王爷府中?”

“哎,说起这落蘅公主,原是恒定王武攸止的女儿。”

“恒定王?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牡丹有些迷糊,武则天的侄子还真多,名字也都差不多,她都快分不清了……

这恒定王武攸止似乎还是第一次听说。

“也难怪你没听过,这恒定王为人本分,长相俊秀,是陛下子侄里年纪最小的一位。不过一直偏居并州,尚未入朝为官。”

“哦……”

“对了,牡丹,安平王武攸绪你应该熟悉吧?他们可是亲兄弟。”

“哦,安平王我倒认识,威武正直的大将军,和魏王、梁王倒有些不同……”

牡丹一听武攸绪的名字,顿觉亲近了不少,因为这位武将军今日才把她从御史台狱救出来。

“确实,自从陛下登基,武家子侄一时风头无两,唯有这兄弟二人和别人不同,都是性情恬淡。兄长来了宫中做官,弟弟不愿入朝,陛下也没勉强,想着让他就此做个富贵王爷也好。”

“可惜这恒定王才结婚成家,夫人在生育之时难产而死,他伤心过度,不慎染疾,一场风寒缠绵数日,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只留下个嗷嗷待哺的女儿武落蘅……”

“看来这恒定王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牡丹叹息着。

因为武攸绪的关系,此时她对那小公主尚未见面,已经有了不少怜惜之情。

“陛下看这小侄孙女父母双亡,很是可怜,就按大周惯例收入后宫养育,还赐了公主封号。”

“本想着有了陛下的庇荫,就能好好长大,却不想这孩子也是多灾多病,从入宫就没大好过……”

上官婉儿说到这儿,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

“这小公主从接入宫中,就已经发热咳喘,原以为孩子天生弱症,只是普通风寒,谁知道身边几个侍女连接染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