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山石永恒,永留后世(1 / 2)

高会群贤,曲水流觞。

牡丹行走其中,给诸将众人的命题应景之作一一收了起来,初加鉴赏。

这些年的熏陶下来,牡丹已经精通诗文。

她发现,这些当朝才俊所作的七言应制,完全符合格律标准的不多,大多有失黏现象,而太子李显的诗作,更是失黏又失对。

不过,牡丹知道,这些都不是重点。

借此表达忠心和孝意,表达李武和谐,济济一堂的盛景才是今日诗会的宗旨。

众人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以殊途同归的诗风,热切表达对武曌大帝大宴近臣的感激之情……

太子李显的“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极尽阿谀之能事。

而相王李旦的“但愿紫宸居得一,永欣丹依御通三”,也是求生欲很强了。

至于武三思,他算是精通诗文的,一句“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巧妙的将他的野心潜藏了起来……

而狄仁杰的“老臣预陪悬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倒是情真意切,君臣情深。

至于二张、李峤、苏味道 、姚崇、薛曜等人,也都各显所长,文藻富丽,不吝赞美之词。

宴会上其乐融融,一派和谐之色。

武则天一一翻看着这些诗作,不禁龙颜大悦。

这些诗的水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君臣际会,共乐升平的和谐之景。

欣慰之余, 望着河畔天然壁立的崖石,武则天又心有所感,让牡丹研磨,自己提起笔,作了《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