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覆巢之下,难有完卵(1 / 2)

长生殿前,就在武曌和太子僵持不下的时候,李三郎终于赶了过来。

穿过迎仙宫的这一路,他看到血流成河,不少宫女太监惨死一侧,心中忐忑万分。

也不知道牡丹姐姐怎么样了,高力士有没有能保护她……

想到这里,三郎就自责万分,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不该把她从西域接回洛阳……

自从牡丹姐姐做了御前侍女之后,三郎几乎没有机会再见到她。

而随着皇祖母病重,关于二张的流言越来越多,朝堂也是暗流涌动……

当初李唐老臣们联手告发二张谋反,本想一举扳倒二张,没想到功亏一篑,甚至还传出了牡丹姐姐与二张勾结的消息……

三郎自然是相信牡丹姐姐的。

幼时在东宫被幽禁多年,他深知这深宫里的刀光剑影,步步惊心。

皇祖母向来多疑,二张又是虎视眈眈,牡丹姐姐被太平姑母推荐进去,本就备受怀疑,处境自然十分艰难。

何况,还要伺机而动,里应外合了。

李三郎深知牡丹姐姐的艰难处境……

何况,他知道父亲李旦也曾给牡丹交代过,不管任何时候,自保要紧,万事不要勉强为之。

可即便在那般艰险的情况下,牡丹姐姐还是以一己之力,劝说二张出宫待御史台应讯了,她是冒了多大的风险……

可是,外人何曾会为牡丹姐姐设身处地的着想。

他们只看到了倒张计划的失败,看到了二张的死里逃生,所以,当众人知道特赦圣旨正是目的那阶级建议的时候,就把失败的原因全够归咎在了一个弱女子的身上……

三郎为姐姐不平,为此还和太平姑姑起了一次争执,最终却也无可奈何。

也是从那时候起,三郎愈发难以得到牡丹姐姐的消息了,他甚至后悔,自己当初把牡丹姐姐接回洛阳了。

这些日子,看着姐姐身处险境,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经常在外殿转悠,遇到高力士的时候,嘱托一二,留心那二张的动静,替他保护牡丹姐姐……

原本听说随着开春天气变暖,皇祖母的身体已经见好,开始慢慢出宫活动,三郎还以为以后就能经常见到牡丹姐姐了,没想到表现的平静之下,竟然酝酿着如此大的一场兵变……

赶往长生殿的路上,三郎在心中连连埋怨父亲,怪他没有早些告诉他政变的消息,让他早作准备。

虽然他早就猜到近来宫中可能会有变动,也曾提醒过牡丹姐姐,还交代过高力士……

可能因为自己人微言轻,无兵无将,此番政变,他完全是个旁观者,根本没有资格参与。

也是到了今晚子时之后,他才知道了政变的确切消息。

——

原来,兵变发动之后,相王李旦立即带兵包围了政事堂,抓捕了张氏宗亲,扑杀了二张党羽,并且封锁皇城,全面控制整个京师,进展颇为顺利。

不过,忙碌之中的李旦,忽然想到了武牡丹。

因为上次二张特赦一事,牡丹的一些言行引起了太子的不满和疑虑,此番政变,应着太子的要求,长生殿里的武牡丹是不知道内情的。

李旦之前忙于筹备政变事宜,并没有过多留意此事,只觉得牡丹不参与其中,对她也是一种安全和保护。

可是,当他带兵围剿二张党羽之时,看到一些婢女、太监的死伤在所难免,他忽然意识到,覆巢之下难有完卵,或许在乱军之中,武牡丹会有危险……

毕竟,太子夫妇和裴家的过节,李旦一清二楚,他们或许根本不会着意保护牡丹……

想到这里,李旦顿时担心起来,但是以他相王的身份,他此时是不宜进宫的,更不宜出现在母亲的面前。

因为此番兵变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不想背上造反逼宫的骂名。

何况,身负大任的李旦是分不开身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