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绝人以玦,反绝以环(1 / 2)

不过,就在韦后提审林远的时候,午睡醒来的里裹儿因为找不到林远,就发疯一般闹了起来。

对于这位安乐公主,侍女太监谁也不敢拦着,任她跑了出去。

冥冥之中,李裹儿一路寻到了先帝的灵柩之前,那漫天的白绫和素缟,还有跪在一旁的武牡丹,再次刺激到了裹儿。

她当即大喊大叫,又哭又闹。

为了防止安乐公主说出什么不该说的,太监女官合力而上,你追我赶,灵堂之上顿时乱作一团……

眼看李裹儿躲在了灵柩之后,坚持要找林远,否则就要自残,众人谁也不敢上前。

原本负责监督牡丹的女官,一时也顾不得牡丹了,赶紧跑去给韦太后报信……

趁着一片混乱,不知何时出现的高力士轻轻拉过了牡丹,把她带到一旁的僻静之处。

“牡丹姐姐,那些碎玉修补好了,这是我刚从司珍坊取回来的,你看看合不合心意?”

高力士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锦盒,递给了牡丹。

“修好了?这么快。”

牡丹很是惊喜,赶紧接了过来。

那锦盒有些莫名熟悉,不过她也没在意,毕竟司珍坊她以前是待过的,眼熟也很正常。

牡丹迫不及待的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一对“金镶玉”的环形玉璧,很是精致小巧,她顿时呆住了。

“这是……”

“这是一对玉环。”

“玉环?是用那碎玉做的吗?”

“当然。原本是想做成一块玉璧的,因为玉料有限,只能以这金镶玉的工艺,做成一对小巧的玉环了。”

牡丹闻言,拿出其中一枚玉环,仔细端详。

因为玉料有限,这玉环确实不大,更像是一只大号的玉指环。

再看这玉体,确实是之前玉佩的玉料,只是又精细打磨过了,而且通体采用了金镶玉的工艺重新镶嵌连接,几乎看不出原貌。

牡丹正端详着,高力士在一旁加了一句。

“成双成对也好,这玉环,你和三郎正好一人一枚。”

牡丹没说话,她明白高力士的意思。

荀子云,聘人以,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要知道,玉璧、玉瑗、玉玦、玉环是长相相似的“四胞胎”,几者都是中央穿孔的圆型玉器,只在形制和纹饰略有差异。

《尔雅·释器》有言,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也就是说,这玉璧、玉瑗、玉环形制相似,区别只在于中心圆孔的大小——大孔者为瑗,小孔者为璧,孔径与玉质边沿相等者为环。

玉玦和这三者相比,则好区分一些,形如环而有缺口,是玉玦。

四者形制不同,用处也不相同。

世人赠送信物而言,玉璧更为常见,不过玉环也有它独特的寓意。

“玦”与“决”同音,故每用玉玦表示决断或决绝之意;而“环”和“还”谐音,故玉环有示好和谐之意,是寓意美满和谐的信物。

当罪臣流放外地,如果收到君王送来的玉环,说明君臣还有复见的机会;而在寻常百姓之间,一方把玉环送给另一方,表示召回绝交的人,恢复原来的关系。

高力士把那些碎玉打造成了两个玉环,也是煞费苦心,别有深意。想来他也知道三郎和牡丹之间有了间隙,想借此修复两人的关系。

想到三郎,牡丹心里很是酸涩。

听说临淄王已经回京了,只是无诏不得入宫,所以一直不得相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把赵幽兰母子接了回来……

她和三郎之间的事,哪是高力士能明白的。

牡丹也不想解释什么,只是爱不释手的端详着玉环,越看越觉得这对玉环做工精巧,心思巧妙。

要知道,金玉镶嵌对工艺要求很高,而用牡丹的那些碎玉来做成玉环,难度就更大了。

早年在掖庭待过的牡丹对此也略有了解,宫里传统的金镶玉大都采用包镶或者爪镶的镶嵌工艺,最多加上精雕手艺,已经算是精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