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故地重游,旧梦难温(1 / 2)

昨日星辰已逝,满目青山渐远,终有弱水替苍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转眼,牡丹离开已经十年有余。

十年间,李隆基励精图治。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唐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十年间,武落蘅受尽宠爱。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花复萼,萼复花,花萼楼上,万方同乐,明是彰显手足之情,实为缅怀昔日之爱。

每每站在花萼楼上,眺望京城盛景,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鱼龙百戏,杂耍卖艺,三郎总会想起潞州的看花楼……

再看看身边巧笑嫣然的落蘅,李三郎的眼里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落寞。

虽然落蘅的身上住着牡丹的一丝游魂,虽然落蘅和牡丹一般才艺双绝,但她终究不是牡丹。

伊人已去,能有一丝相似已经难能可贵——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三郎的身心总要有个寄托……

十年生死两茫茫。

开元十一年,元正这日的一场大雪,让三郎心里积郁多年的惆怅无处排解。

他终于忍不住心里的冲动,决定重游潞州,侍驾的除了张暐、王毛仲等人,还有武惠妃和赵幽兰。

时隔多年,故地重游,对于自己的发祥之地,李三郎有着道不尽的情感。

他大摆筵席,宴请父老,减租免税,皇恩大赦——潞州百姓感恩戴德,万民上书要给皇帝树碑勒石,以资纪念。

于是,张暐等人建议,将皇帝当年故第改为“飞龙宫”,将德风亭改为“神龙亭”。

对此,李三郎不置可否,径直登上德风亭。

故人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看着初春的德风亭满目萧索,三郎悲从中来,想到了牡丹曾在这里给他讲的小戏……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想到这里,李隆基大笔一挥,将德风亭改为“牡丹亭”……

当然,还有一处不能错过,那就是看花楼。

李三郎携武落蘅和赵幽兰再入看花楼,只可惜人去楼空,再无丝竹之声。

不过,三郎倒是找到了牡丹留下的一些医书和药方,他想到了牡丹曾以谢三娘的名义为潞州百姓义诊。

时至今日,人们还向他们打听着谢三娘的下落,无人知道三娘的名字其实叫牡丹……

想到这里,三郎决定亲自把牡丹留下的那些药方加以整理,取名《广济方》颁示天下,广济四海,恩泽八方……

对此,武落蘅毫无感触。

她怕被皇帝看出端倪,只能一到潞州就装起病来……

倒是赵幽兰还能和三郎一起追忆当年,感慨万千……

说起来,赵幽兰已被皇帝疏远多年,还好儿子被立为太子,她才母凭子贵,获封丽妃。

在外人看来,她本是低贱的歌姬,能有今日已是一步登天,也该知足了,可无人明白她的心酸……

毕竟,昔日她是真心倾慕三郎,可三郎心中始终只有牡丹。而且因为她的介入,惹得三郎和牡丹心生嫌隙,才有了后来种种……

今日回到潞州,想到当年的李代桃僵,赵幽兰只觉无比心酸。

于是,几杯酒下肚后,趁着酒意,她向三郎吐露了这些年在后宫陆续听来的一些隐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