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1 / 2)

“大唐初立,各阶级的矛盾还不明显,所以也并不急于一时,循序渐进即可。”

言下之意就是我知道你很急,但你不需要急,大唐一时半会又完不了。

“依贤弟之见的,大唐改革的第一步应当如何踏出?”

“其实大唐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不过是王朝周期律罢。”李清伸手在全息影像中列出图表,“你也别认为是什么高大上的问题,给你举个例子吧,大唐初创,人口稀少只有一千万人。”

说着,图表中跟着李清的话语开始罗列出数据。

“这时,人多地少,矛盾还不明显,土地兼并也不算严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越来越多,耕地的扩充速度跟不上人口的增加,再加上中小地主,乃至于官僚阶级,世家们对土地的兼并,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到了最后,啪……”

李清打了个响指,影像中的图表也像烟火一样爆炸。

“李哥应该知道是什么后果,就像是黄巾起义一样的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最终改朝换代,重新落入新的周期,新朝建立,土地兼并,王朝覆灭……”

“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还有上升渠道长期被既得利益集团把控,官僚阶级的腐败,以及各种财政问题,这都是随着王朝推移而逐渐愈演愈烈。”

“而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李清笑了一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发展生产力,也就是科技。正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生产力得到进步,生产关系才可以稳步地进步。”

“生产关系又是什么?”李世民一向是不懂就问。

“通俗地来说,就是财富的产生和分配形式。”李清尽量选用李世民能够听懂的语言:“给你举个例子吧,就拿儒家所推崇的‘三代之治’来说,总有人鼓吹恢复井田制。”

“所谓的井田制,就是八户农家共同耕种九顷田,因其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其中八顷田是八家人自食的私田,另外一顷田为公田,实际上就是相当于交税。”

“那个时候的生产力并不怎么样,都是用名为耒耜的工具一点点翻土,只凭一户人家是无法完成,所以只能结成八户人家出十几个二十几个壮劳力,喊着号子齐头并进,家中妇孺聚在一起做饭送水……这就是当时受限于生产力而结成的协作的生产关系。”

画面上随着李清的话语逐渐浮现出先秦时代耕作的画面,李世民看着那热火朝天的影像,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而牛耕以及铁质农具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哪怕一户只有单个的壮劳力农民,也可以耕种足以维持生计的土地,因此井田制协力耕田的最大意义不复存在,也因此新的生产关系形成,农民以户为单位佃种地主的土地,按照比例来缴纳地租。”

“由此也诞生了新的阶级,是为地主阶级。在两汉时期称为豪强地主,在魏晋隋唐时,称为世族地主……而李哥你,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头子,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李清说到这里,揶揄地伸手指指李世民。

“那这些和王朝周期律又有什么关系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