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太祖亲临,清扫弘治朝堂!(2 / 2)

“太祖……太祖爷爷太过残暴,我决计不能学也……”

朱佑樘这话使老朱再度红温。

这下李世民也看不下去了,他暗搓搓和李清吐槽道:“我要是有这么鸹貔的后代,不如早点打死算球。”

“太祖爷爷!我爹就是想在史书上留个好名声!”朱厚照在一旁抻着脖子喊道。

老朱须发皆张,拎着皮带抽得更欢了。

“咱把你这沽名钓誉的畜生!”老朱恶狠狠地骂道:“咱今儿算是知道了,天底下竟然有你这种王八羔子!你这皇帝也别做了,咱现在就去你弘治朝,给你朝堂好好清理清理,免得厚照这娃儿即位之后还要面对那种糟心的局面!”

老朱骂完,对朱厚照说道:“你先在这边等着,咱把蓝玉给你派过来先保护你,五千人够不够?”

“够了!太祖爷爷!够了!”朱厚照高兴地连连磕头,“您真是我亲祖宗!”

“傻孩子!”朱元璋欣慰地摸摸他的脑袋:“你还不算傻,就你这爹是个糊涂蛋。”

……

回到洪武朝以后,老朱立刻点齐五千军马,交给蓝玉,让他去正德朝保护朱厚照。

李世民也有些看不过去,给朱厚照指派了几个厨子。

朱厚照高兴坏了,连连说这太祖爷爷不白认,另外他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能不能把他爹仔细地打一顿。

听了这话,朱佑樘一个没忍住,冲上去踹了他一脚。

朱厚照跳着跑了,一边跑一边做鬼脸。

随后,老朱再次清点兵马,令徐达统帅一万五千人,和他一起去弘治朝。

不带人不行啊,老朱可信不过那群朝臣。自从听说刘文泰的事情后,老朱便长了无数个心眼子,开始怀疑起太医与朝臣合谋毒害皇帝。

弘治十八年,奉天殿。

今日的大朝会不同以往,朝臣们发现端坐在上首的,不再是那个老好人一样一团和气的朱佑樘,而是一位脸上都写着“杀”字的中年男人。

周围也是站满了身穿重甲的魁梧士兵,那铠甲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似乎是整体由一整块精钢打制而成,还在反射着光芒,冷森森让人胆寒。

而原本的皇帝朱佑樘,则鼻青脸肿地站在一旁,看起来好像挨了一顿胖揍的样子。

在另一侧,是满脸写着开心的太子朱厚照,叉着腰扬眉吐气地看着下面的众臣。

到底是谁,竟敢殴打当朝圣上?众臣不禁在心里暗自嘀咕。

有缩头不敢说话的,自然也就有敢出头的。当即便有忠臣站出,义正辞严地指责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坐在尊位之上!”

“你倒是有几个忠臣啊。”老朱皮笑肉不笑地歪头看了朱佑樘一眼。

“刘大夏!不得无礼!这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朱佑樘叹了口气,开口呵斥道。

虽然他不认同老朱的做法,人也比较迂腐。但让他像建文一样不认祖宗,那他可做不到。

这也是迂腐的某些优点吧……

李清不禁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刘大夏,哦,原来就是你啊……

见到李清的眼神,老朱也长了一个心眼儿。

或许这刘大夏……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群臣闻言,不禁哗然。

这今天这是怎么了?是谁吃错药了?皇帝?

太祖都死了一百年了,怎么忽然间又出来个人说是太祖?你咋不说你是务农四祖呢?

但周围那站着的铁罐头们,让朝臣们有意见也不敢说。

倒也有不怕死的,就是那刘大夏。

“荒唐!太祖高皇帝已仙逝百年!此人诈称自己是太祖高皇帝,陛下就这么信了?”刘大夏一甩袍袖:“难不成陛下也要学汉文旧事,不问苍生问鬼神乎?”

朱佑樘的脸色有点尴尬,他立刻说道:“朕前日已病入膏肓,若非太祖高皇帝显圣赐下仙药,此时朕早已崩殂,又怎能在这奉天殿与众卿议事呢?”

“子不语怪力乱神,恕臣无礼。”刘大夏是铁了心不打算认下朱元璋这个太祖。

若是朱元璋真的掌控朝堂,那对于他们来说,将是一场浩劫。

所谓弘治朝的“众正盈朝”,那可真是……反正扒起底裤来,没几个是干净的。

“朱佑樘,这就是你的臣子?”老朱也没生气,而是似笑非笑地看着朱佑樘。

朱佑樘唉声叹气地说道:“太祖爷爷,还请您手下留情,刘大夏可是能臣干吏,治河有功,弘治六年章丘段黄河决堤,修筑长堤三百六十余里,水患乃息……”

“哦,这么个治河。”朱元璋呵呵一笑,接过李清递过来的条子,“咱也不是那种不教而诛的昏君,从咱干红巾军一直到洪武三十一年,自问杀的每个官都有正当的理由,今儿咱就给你们捋捋。”

“你说他治河有功,有功在哪儿?是黄河夺淮入海,淮北生态雪上加霜?”朱元璋不禁冷笑:“迨塞沙湾、张秋闸,漕以安,则徐、沛间数被其害……这就是你说的治河有功,有功到三百年后治河之人评价说“自刘大夏筑大行堤二百余里,逼河南行,河遂全入于淮。逆水性而祸民生,亦可谓拙于谋矣”?”

“瞧瞧,这就是你说的能臣干吏,宪宗朱见深时期,你爹朱见深想要效仿老四故事,重新下西洋,结果呢?刘大夏做了什么?”

听到老朱的话,刘大夏不禁冷笑。

“下西洋于国无益,劳民伤财,似这等逆天暴行,我辈岂能纵容之?那海图已是被我烧了!为的就是阻止昏君劳民伤财!”

刘大夏的心理历程也很简单,你朝廷讲起大道理一套一套,什么郑和下西洋,什么收复安南,那关我什么事?关我刘家什么事?钱都被朝廷被皇家内帑赚去了,我们这些“众正”吃什么?喝什么?

“成化年间,西厂汪直向明宪宗朱见深建议出兵收复安南,就是你的这个“忠臣”刘大夏,以打仗会民不聊生为由,向当时的兵部尚书余子俊表示不应该出兵。”朱元璋笑呵呵地伸手拍拍朱佑樘的脸:“然后呢?你爹索取张辅南征安南时期的文书,结果这刘大夏藏着不给,后来的事儿你应该不知道吧,安南派人来专程感谢刘大夏,还送了他不少财物。”

“哦,还有你当初想收复河套地区,是不是也是被这个刘大夏阻止了?”老朱鹰隼一般的目光盯着刘大夏,“你跟着这群狗屁文人批评你爹政治黑暗,但你知不知道,在你光禄寺想要五千石粮食都周转不开时,你爹的京通仓储备是多少?”

“你不知道,好,咱来给你说。成化二十二年是多少呢?是岁,京通二仓实在粮二千万五千五百五十余石,料二十万六千六百三十余石,草七百八十二万五千九百余束,粮草等项折银八十一万九千八百一十一两,有奇钱二百二十五万三千四百余文。”

“去年京仓还有多少粮食,你该不会不知道吧?不会吧?”老朱说到这里,已是满脸冷色。

站在他身边的小朱厚照一脸兴奋地看着太祖在拷打老爹,满眼写着跃跃欲试。

这么好玩的事儿,怎么能不带他呢?

朱佑樘满脑子冷汗,京仓有多少钱粮,他当然知道!前几年太仓库没钱赈灾,朝臣只能问自己要内帑拨钱去应急。

人会说谎,但数据不会。

如果是以前,那建议向孝陵磕头谢罪。但现在既然朱元璋回来了……嗯,还是考虑考虑能不能挨过老朱的怒火再说吧。

(今天还有一章也是5000字,有点闲不下来……)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