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他说的都是我的词啊!(2 / 2)

“朕阿耶的意思很简单,你能够尊奉仙师,仙师很高兴,”李治在一旁说道:“但是你迎佛骨,喜欢佛教,仙师不喜欢。”

李纯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便明白了李治的意思。

或者说,是明白了李清的意思。

“我这就下令,令全国各地毁禁佛寺,彻查田产!”李纯恶狠狠地说道。

李清很满意地点头,他毕竟骨子里是个汉人,对舶来品并不是十分喜欢。

现在他就是仙人,一切他说了算。

道家的至高仙人,那就是他李清,其他人谁都不是。

蒸馍,你不扶器?你不服气可以啊,你也让你们宗教的至高神显灵啊。

对吧,又没有仙师灵验,还想骗信仰,那叫不要脸。

宗教这一块儿,属实是让大唐玩儿明白了。

随后李纯便宣布,朝会如期举行。

在殿内等候早朝的群臣早已迫不及待,在听说天子已经彻底恢复健康之后,大家尽皆额手相庆。

除了郭党一派,没人希望元和天子就这样沉沦下去。

而就算是郭党一派,也不希望元和中兴的成果就这样付之东流。

能做天上飞的鲲鹏,谁又愿意做剪了毛的麻雀呢?

而李纯的重新振作,也象征着元和中兴的成果得以巩固。

宪宗朝需要李清和李世民解决的问题很少,只需要他们帮助宪宗朝实现一下快速工业化。

李纯在李清拿出那枚地球仪的时候,便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要让大唐的旗帜插遍整座地球。

但与此同时,李纯也在担忧,他在担忧世家的问题。

对此,李世民用贞观朝的例子给他做了比方。

只要蛋糕做的足够大,那就不需要担心上升通道的问题。就算是人口巅峰的大唐,总过也不过是五六千万人。而整个世界,算上大唐的核心领土,也是整片欧亚大陆,再加上南北殷洲,这五六千万人甚至不够用。

李纯将心放了下来,开始先将目光放在倭寇的身上。

他可是听李治说了,倭国有一个银矿。只要将这个银矿拿下,那大唐就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

这话或许夸张了,但对于一个上升期的国家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

就算是一百座石见银山,都不如一个国家的进取心重要。倭国银矿最大的作用,是开拓华夏政权的进取心。

不止是将目光放在这个地球上,更要放在星辰大海之中。

贞观年的大唐已经开始着眼于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土星的探索上,不过鉴于航天器还未研究出来,所以现在只能通过天文望远镜等手段去探测。

宪宗朝接受了贞观朝的援助,第一批两千人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团队已经进驻宪宗朝的长安城,准备以这些人为基础,开始培养宪宗朝的科学意识。另外尚有一千余人的教师团队,开赴宪宗朝进行免费的基础教育。

但教师并不是免费的,其工资还是需要宪宗朝支付的。

对此,李纯并没有什么异议。反正也是给他自己培养人才,左右不过烂在兜里,花点钱就花点钱嘛。

李纯现在雄姿英发,自从得到仙师的丹药以后,李纯便放弃了求仙问道。毕竟那长生药只是子虚乌有不说,甚至还给他吃出了病来。现在仙师的丹药,那才是真正的长生药,又何须舍近求远?

他将李恽立为太子,将李恽的母亲扶为了贵妃。至于皇后嘛……李纯并不打算立皇后,他暂时还没有喜欢到不得了的人。

大唐的皇帝,只有李世民是比较深情的,剩下的基本都是大猪蹄子。李治也是如此,甚至还勾搭大姨子和外甥女;而他后面的,那就更不用说了,李小三抛弃王菱转头爱上武惠妃,落下一个“脱将半臂共汤饼,泣请三郎念阿忠”的典故。

李纯也是如此,他不是喜欢美女,而是想要给普天之下的美女一个家。

他的事情,李清也不想多管,反正一切都走向了正轨,也不需要他去帮什么。

李纯的个人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他在位的元和年间,藩镇、朝堂和宦官都不是什么问题。李纯最后被宦官偷家,那也只是他自己身体不佳,以及郭贵妃膨胀的实力综合起来的因素。总体来看,在宪宗朝的宦官们,都处于一种无法兴风作浪的状态。

前提是皇帝的身体要健康。

皇帝身体不健康的后果,那就是陈弘志等人的弑君行为。

又在宪宗朝待了两天,李清等人回到了贞观朝。

朱樉带着李纯的儿子李恒,还有贵妃郭氏等人,以及陈弘志一干宦官,自己先回了五国寺。

至于怎么料理,那只能说樉某人自有办法。

朱樉想的也很简单,你李恒不是喜欢打马球吗?那就让你当球门,看看这马球到底能够打掉你小子几颗牙。

李清在回到贞观朝之后,并没有急着去后面的敬宗朝,而是选择陪着李秀宁安心养胎。

最着急的,反而不是李清,而是李明达。

今年已经十七岁的李明达现在完全处于一种恨嫁的状态,再加上她是一个传统的公主,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得非常之重,所以一门心思都关注在了李秀宁怀的孩子之上。

李清也觉得自己这个爹做的特别合格,这孩子还没出生呢,就先把媳妇儿预约上了,还是那种青史留名,毫无绯闻,甚至还是历代公主传字数最多的公主。

(求月票)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