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工业奇迹!辉煌大胜!(1 / 2)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战斗结束了。

对于俄国军队来说,这噩梦一般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但是现在耳边,依旧充满了幻听。

见鬼的是,这并不是爆炸的幻听,而是炮弹落下的呼啸声幻听,如同鬼哭狼嚎的那一种。

这一整天,中国军队不知道投掷了多少炮弹。

就是不断地炸,炸,炸,炸。

之前大战的时候,中国军队也喜欢用炮火洗地,但也只是战斗起始阶段会有大规模轰炸,接下来等到步兵大量冲锋攻击的时候,这种大规模轰炸也就结束了。

而今天的战斗,时时刻刻都在轰炸。

更恶心的是,中国军队在天上的飞艇,所以俄国军队在战壕中的军队部署,几乎是一览无遗的。

飞艇上的观察员监视到俄军位置后,再汇报给地面的部队。

而这种汇报方式也很简单,直接用镜子反光,照射在目标位置上。

阴天的时候,就用大功率探照灯,照射目标位置。

紧接着,大规模的迫击炮手对准目标开炮。

仅仅片刻之后,如同雨点一般的炮弹就砸了下来。

战壕内的俄军,就被炸得粉身碎骨。

就这样,一直用迫击炮清洗战壕防线,然后大规模步兵冲上前,占领阵地,击杀幸存俄军。

一直往前推,一直往前推。

这一天,整个战线阵地往前推三公里多,至于俄军的伤亡,现在都还没有统计出来。

………………

俄军指挥部内。

桌子上摆着一枚哑弹,俄军将领小心翼翼在边上观察。

“这是前所未有的武器,有点类似之前的臼炮。”

“只是看起来相似,但是原理却不一样,这是步兵屠杀器。”

“大规模战壕的出现,保护了士兵的性命,但这种武器的出现,使得战壕内变得更加致命了。”

如果是在平地上爆炸,那冲击波还会扩散。而战壕是狭窄区域,爆炸威力能够释放到极致。

所以,今天战死的俄军,都非常惨烈。

相当部分,都是尸骨不全的。

“必须尽快想办法,预防这种武器。”

俄国的东西伯利亚总督忽然道:“我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梦幻感。”

在场很多高级军官不太理解他的话,因为他们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第一次面对中国军队。

但是在场的哥萨克骑兵军官,却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了。

因为就在几年之前,他们面对的是黑龙江将军奕山,还有他率领的八旗兵。

此时,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已经算弱的了,但是但大规模南下的时候,这群八旗兵是纷纷逃窜的,根本不敢抵抗。

后来,也发生了零星的冲突。

这些可笑的八旗兵,不管战术,还是样貌,都是极端腐朽落后的。

他们当中有火枪,有弓箭,有刀剑各式各样的武器都有。

当然,也有比较先进的步枪。

但是这些拖着鞭子,穿着可笑服装的八旗兵,哪怕是再先进的步枪,都是举着乱打一通,俄军冲上来之后,他们就一哄而散。

这才多久啊?充其量五年时间而已。

他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支精锐的新式军队。

笔挺的新式军装,各个都理着板寸头。

装备着最先进的武器。

虽然还很稚嫩,但是却英姿勃发。

就仿佛,完全没有过渡一般。直接从不可思议的落后,变成了不可思议的先进。

“时代变了,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连发步枪,表面上是英国人生产的,但却是中国的苏曳设计的,甚至被命名为苏氏连珠步枪。”总督道:“现在,他们又出现了这种全新的火炮,看起来近乎可笑的,粗鄙的火炮。”

远征军统帅道:“缴获到了炮弹,可有缴获到炮筒吗?”

“没有,将军。因为他们都在后方,被保护得很好。”

“但是有一点,他们那种炮筒看起来可笑,甚至完全不能称之为火炮,一个人直接扛起来就跑了。但是,制造起来难度非常大。”一名军官道。

远征军统帅道:“为何?”

这名军官道:“这种火炮是不装炸药的,而是直接在炮弹内装药。用撞针激发,后半部的炸药,让炮弹发射出去。前段的弹头,负责落地后爆炸,杀伤敌军。”

“这里面有两个地方,制造难度非常高。”

“第一个地方,就是炮筒。虽然没有看清楚,但是根据他们单兵扛着炮筒的移动速度看,这东西很轻,所以炮筒管壁很薄,这就对金属冶炼的工艺要求非常非常高。”

总督道:“我国,达不到吗?”

军官道:“达不到。”

总督道:“我们都达不到,难道清国就达得到吗?”

军官道:“总督大人,您或许不知道,九江钢铁厂的成品,已经是世界顶尖的了。”

总督道:“不可能,九江钢铁厂才成立几年?才投产几年,区区不到四年而已。而欧洲的铁厂多少年?几十年,上百年了。”

军官道:“总督大人,并不是越久就越先进的,有些时候,新也是一种优势。”

这句话说到根子上了,九江钢铁厂因为从零开始,所以就少走了很多弯路,一开始就上最先进的。

首先是设计上的先进,其次是引进生产线的先进。

当然还有一个核心原因,苏曳的微信群,可以有最先进的工艺配方等等。

军官继续道:“您大概不知道,现在英国的一些兵工厂,甚至从九江进口高等钢铁了吗?”

总督道:“这,这不可能。”

军官道:“这是事实。”

总督道:“中国这么落后,这么腐朽,入目之内,仿佛都在上一个世纪。”

军官道:“这也不妨碍,他们在极少数方面的先进性。”

远征军统帅道:“您继续说。”

军官道:“第二个地方,就是这个炮弹的生产难度更高,比炮管更高。甚至中国人也没有搞定,所以才造成了大量的哑弹。这一枚炮弹中,需要两种火药,一种是底火,作为发射用。一种是杀伤炸药,根据我的估计,这两种炸药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引信也不一样。不管是炸药的技术,还是引信的技术,都大大超过了我们国家,甚至是世界先进水平。”

总督道:“说出你的结论。”

军官道:“我们正在面临一个非常可怕的困境。”

“诸位大人都是从军事和政治的角度出发,思考这一场战争。而我是工程师出身,曾经长时间在兵工厂工作,所以我从工业和科技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我们的对手,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前进,甚至是飞行式前进。”

“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有这种……步兵师火炮,但是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另外的秘密武器?下一场大战,他们会端上来什么东西?”

总督道:“继续。”

军官道:“时间的脚步,在他们,而不再我们这边。”

“这一战如果打不赢,我们……可能永远失去打赢的机会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成长下去,我们刚刚吞并的六十几万平方公里土地,都会丢掉。整个远东,都会丢掉,整个西伯利亚,都会丢掉。”

“届时,我们在东方会面临中国的封堵,在西方会面临英法集团的封堵。”

“我们很有可能沦为二流国家。”

在场所有人陷入了错愕,你是不是太耸人听闻了?

仅仅只是一个步兵式火炮而已,你就做出这么大的判断?

远征军统帅道:“这个话题太遥远了,还是说说我们眼下面临的问题,如何面对这种新式武器?”

一名上校道:“他们之所以打得如此精准,一是因为密集性,二是因为空中飞艇时刻标注方位,用大功率探照灯,或者用镜子反光。我们对他们的空中飞艇是毫无办法的,所以只能另寻他法。”

“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当探照灯照射在我们某个方位的时候,那个方位的士兵立刻撤退。第二种,在战壕上覆盖遮掩物,比如木板,或者帐篷布等等。”

远征军统帅道:“只能采用第一种,第二种办法,现在是来不及的。”

首先,不可能找到那么多的木板,除非拆房子,拆兵营。

但是把房子拆掉了,把兵营拆掉了,住哪里啊?

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了,这里的气温已经很冷了,晚上都是零下好几度了,把房子和兵营拆掉的话,会冻死的。

而这些物资,想要从欧洲运过来,不知道又要多久了。

……………………

次日!

再一次爆发大战。

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又开始发威了。

俄国军队已经得到了命令,当探照灯,或者是镜子反光照射到某个地点的时候,那个地方的士兵全部撤离。

结果……

等了好久,根本没有什么探照灯,也没有镜子反光。

不,有!

但是,这些地方被镜子反光,探照灯照射之后,这里的俄军拼命地撤离。

不过,炮弹并没有落下来。

反而是某些没有被镜子反光照射,没有被探照灯照射的地方,无比精准地挨到了无数迫击炮弹的轰炸。

再一次尸横遍野。

再一次粉身碎骨。

天杀的中国军队,伱究竟是靠什么标注目标方位的啊。

这就比较高级,也比计较难了。

之前飞艇上的观察员用照相机,把敌军的整个防线拍摄下来。

然后,等比例放大。

接着,把整个战场放线图坐标化,方格化。

需要炮击哪个点,就直接用旗语,外加探照灯闪烁等几种方案,同时汇报坐标。

而专门的计算人员,会用最短速度,计算出来这个坐标地点在哪里,并且告知迫击炮手。

总之,就是很高级的东西。

这两千迫击炮手,训练了几个月,都在训练这些东西。

当然,他们不是数学专家,也不是几何专家,他们不需要去计算。

完全是本能反应了。

什么抛物线,什么仰角,等等等等。

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数次训练之后的本能反应。

至于艰难的计算,都交给专门的数学人才。

其实,不应该这样的,这群炮手应该自己能够独立完成计算。但是没有办法,苏曳能挑出来几十上百个数学人才,哪怕英国的高材生,也可以通过高薪聘请来。

但是,他不可能要求两千名迫击炮手都有这么高的水平。

所以,今天的战斗,依旧是可怕的屠杀。

见鬼的是,因为指挥部的命令,一旦发现探照灯和镜子反光要立刻撤离逃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