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放弃慈禧太后?进攻日本!(1 / 2)

!

(被审核了,改不出来,我去找编辑)

现在这个时间段,真的是谁也不敢把话说透。www.

而叶赫那拉氏也陷入了焦灼和挣扎之中。

这几年她和苏曳之间的关系,也陷入一种古怪的氛围之中。

苏曳不愿意哄,她也不愿意服软。

当然,两个人依旧睡,但是频率越来越低了。

苏曳很傲慢,现下叶赫那拉氏对他的吸引力不断在下降,他觉得这个女人太装了,而且还是级别很低的那种装。

而叶赫那拉氏,也开始弹反。

面对咸丰皇帝的时候,她就是这种态度,表现得非常骄傲强硬,但又不是真正的傲。

这就很麻烦了。

面对一个低级别的男人,这当然是有吸引力的。但面对一个高级别的男人,这种行为就非常下头了。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叶赫那拉氏没有想要自己究竟要什么。

对未来无法做选择。

她整个人的精神分成了三份,对苏曳的感情,对儿子同治皇帝的感情,对权力的眷恋和渴望。

这三份,他最多只能取两份。

要么一三,要么二三。

她一次又一次问自己,她是爱着苏曳的吗?

每一次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但,她愿意为了对苏曳的感情放弃自己的权势,放弃儿子的权势吗?

不愿意,绝对不愿意。

如果选择了对苏曳的感情,那苏曳就一直掌权下去,自己的亲生儿子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当然……

如果进行深层次的内心拷问的话,她更加发现自己对亲儿子的感情,也非常有限。

至少,远远比不上自己对权力的渴望。

而另外更加复杂的是,你说她眷恋权力吧,她也没有说非要拿着这权力做什么。

没有说要利用这些权力彻底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之类,但……她就是享受这种掌握权力的感觉。

这是她的精神支柱。

一旦失去权力,她无法想象会怎么样。

然而,现在的她正在渐渐失去权力。

慈安已经处于半退的状态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皇宫之内,都在她那个小家之中,这甚至已经不是秘密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决议,都是苏曳定的。

不管是军机处,还是政事堂,所有的大事都是苏曳拍板。

所有的奏章,都是送到苏曳那边。

军机处和政事堂,甚至是六部,都已经形成了绝对的默契。

所有重要的奏章,都不会直接递给两宫太后。

要递,也只能递给苏曳,再由苏曳转交给两宫太后。

当然,现在所有的圣旨依旧要用印。

御赏和同道堂的印,而目前同道堂的印章依旧在叶赫那拉氏手中。

她还有象征性的否决权,决定权。

尽管,她从来都没有实际用过。

但是,用不用,有没有,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让小皇帝亲政,慈安太后不管事,那她这个圣母皇太后还是有权力的。

但如果让苏曳完全掌权的话,未来撤帘了,甚至这个同道堂印章都被收回之后,她还能掌握权力吗?

毫无疑问是不能的。

或者,直接捅破了窗户纸。

未来一旦苏曳篡位,那她叶赫那拉氏还有权力吗?

当然更加没有了。

她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秘密情人而已,而且还是不太受喜欢的情人。

又不是寿禧公主,可以名正言顺成为皇后。

所以,站在她的角度上,让小皇帝亲政对她来说都是有利的。

但是现在很多人的意思是,需要用道德让苏曳主动提出还政于小皇帝。

先让两宫太后撤帘,交出权力。

或者更加直接了当地说,两宫太后要把御赏和同道堂的印章,全部交给皇帝。

尽管不是现在,但两三年后一定要交出来。

这一点,叶赫那拉氏又是不太愿意的。

甚至……也不太敢。

对于苏曳,她大概是这个世界最了解之人了。

苏曳之冷酷无情,她清清楚楚。

苏曳对于慈安太后是一副面孔,但对其他人来说,又是另外一副面孔了。

“太后娘娘,再有两年不到,皇上就要成年了,错过这个关口,就不好提了。”惇亲王奕誴道。

叶赫那拉氏道:“为何只有你一个人来说?其他人呢?”

奕誴道:“因为只有奴才一个浑人啊。”

叶赫那拉氏道:“这件事至关重大,我需要和东宫太后,还有摄政王商议。”

奕誴道:“娘娘,您可是皇上亲生母亲啊。”

叶赫那拉氏道:“好了,就这样,本宫乏了,你退下吧。”

奕誴愤然离去。

片刻之后,朱三娘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份安神的羹汤。

“娘娘这几日没有睡好,服用这个羹汤,放了一点点天麻。”

叶赫那拉氏端过来,象征性地喝了一口,道:“倒是喝不下。”

“伱这么快就端进来了,只怕是在外面等了许久吧,这羹汤有些烫,手烫疼了没有?”

这言语里面的意思,可就有些复杂了。

你在外面站了这么久,什么都听到了吧,是不是要全部向苏曳汇报吗?

现在本宫身边全部都是苏曳的人,一点点秘密都没有了吧。

朱三娘道:“没有。”

叶赫那拉氏道:“你可有想过出宫嫁人啊?”

朱三娘道:“没有。”

………………

两天之后。

朱三娘向苏曳全部汇报了整个过程。

苏曳微微皱眉。

“这些年在皇宫里面,也耽误你的前程了。”苏曳道:“你出宫吧,回到情报局吧。”

“是!”

苏曳忽然道:“另外,我也真是有些对不住你,随随便便就要了你的身子,跟我的时候也是处子,但是却不能给你身份。”

朱三娘道:“江湖儿女,哪里讲究这么多。”

苏曳笑道:“情报局也很快就要全面换装了,你本来就英姿勃勃,穿上新军装之后,肯定会更加好看。”

朱三娘道:“能够稍稍吸引王爷吗?”

苏曳道:“能。”

接着,苏曳道:“你把她身边明面上的人,全部撤离吧。”

朱三娘道:“是。”

然后,苏曳继续翻看手中的情报。

有越南方面的,日本方面的,还有北边俄国方面的。

现在有很大可能性,他要面临三场战争。

尽管他不太愿意,但很多时候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

日本那边,天皇派系已经彻底掌权了,倒幕都已经结束了。

在美,法,俄的支持下,日本磨刀霍霍,已经准备向琉球王国动手了。

而在越南那边,法军也加大了攻势。

北边的俄军,已经集结了近二十万大军了,随时准备开战。

苏曳算计人家。

但人家也在算计苏曳啊。

“日本那边,快了吗?”朱三娘问道。

因为,她是情报局高层,这几份情报苏曳就放在桌面上没有遮掩,代表她可以看到。

“是的,东瀛动作越来越激烈了。”苏曳道。

朱三娘道:“再怎么说,我们局面也比几年前好得多。那时候,我们也是同时面临三场大战。”

她轻轻上前,将苏曳的脑袋放在自己峰峦之上,双手轻轻为他按摩。

苏曳伸手到后面,抚摸她的满月。

她和其他女人都不一样,真的尤其的结实紧凑,触感沉甸甸的。

稍稍一会儿,她微微迷离,在苏曳耳边道:“王爷,卑职可以吗?”

苏曳道:“好的呀。”

她转身过来,掀开自己的旗袍,缓缓坐了下来。

…………

又过了一天。

朱三娘正式向皇宫内请辞。

而且不仅仅是她一个人,她身边的所有宫女,全部离开了长春宫,离开了慈禧太后。

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她已经穿上了军装,成为情报局的一名上校。

这制服诱惑,果然不得了。

穿上之后,前所未有之美艳,又飒又美。

大太监增禄来到叶赫那拉氏面前道:“太后娘娘,朱三娘等宫女已经请辞出宫,太后娘娘想要什么人侍候,还请示下。”

顿时间,慈禧太后脸色微微一变。

这……这是什么意思?

这……这是要放弃我了吗?

大太监增禄道:“如果宫里的人不顺手,娘娘也可以从外面叫人进来。”

这话,本不是增禄这个总管太监说的。

但,他就是把话挑明了。

你可以直接从你娘家要人,可以让绝对信任的人来长春宫。

你可以摆脱监视。

这其实应该让人恐惧的。

因为苏曳一旦放手,就意味着让你去操纵阴谋了。

那证明未来事发的时候,他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叶赫那拉氏脸色铁青,这……这是什么意思?

本宫难道抱怨都不行了吗?

况且我还没有明着说出来,我只是说朱三娘在外面是不是站得太久了?

大太监增禄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心中明镜似的。

现下摄政王掌权的最大障碍便是皇上,而能够帮助摄政王搬开障碍的,就是两宫太后。

母后皇太后,早就做出了一切,淡出视线,把御赏的印章给了苏曳。

而圣母皇太后,却完全不愿意交出来。

还有关于换上亲政的风声,民间清流的声音,已经愈演愈烈了。

这个时候,只要两宫太后直接站出来说,皇上年龄太小,国事太艰难,不适合亲政,依旧由摄政王执掌朝政。

你是皇上的亲生母亲,你说这个话,尤其有说服力。

但是,你也没有说。

而且,仿佛还坐视民间的让皇上亲政的声音越传越响。

你虽然什么都没有做,但……有些时候,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

李鸿章屯垦了近五年时间,终于再一次回到了京城。

在关外,他先是负责了十几万人的屯垦。

清一色都是湘军俘虏。

这群人很不安分,而且关外环境又复杂,这里面有太平军,有被流放的旗人。

短短几年之内,就迁移了上百万人过来。

真是三天两头的闹事,大规模械斗,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李鸿章下手之狠,也让人错愕。

按说,这十几万屯垦者都是湘军俘虏,都是自己人。

但他杀起自己人来,就非常之狠。

杀得人头滚滚,直接把整个屯垦区杀得乖巧了。

把这十几万湘军俘虏杀得魂飞魄散。

无数人纷纷诅咒他这个恶吏。

用了三年的时间搞定了屯垦区,接下来他又被派去鞍山铁矿场。

这里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工作更加艰难,矿工的成分也很复杂,有罪犯,俘虏,还有旗人的流放者。

用了一年半时间,李鸿章搞定了鞍山铁矿场的两万多人。

而在这段时间内,几乎每隔七天时间,他就写一份文章递给京城,核心内容只有三个。

地方厘金局改革。

未来科举改革。

新式教育改革。

这三项,招招毙命,全部指向了地方大族,地方官僚。

彻底为苏曳摇旗呐喊。

所以现在地方大族说起李鸿章,完全咬牙切齿,读书人之耻,读书人的叛徒。

恨不得将他粉身碎骨。

终于,整整五年时间后。

李鸿章的努力得到了成功,一纸诏书,将他调回了京城。

因为接下来要成立新衙门,暂时命名为发展改革衙门。

左宗棠一把手,马新贻二把手。

而李鸿章就是被调入这个新衙门,成为帮办,仅仅为五品。

苏曳曾经的幕僚赵烈文,也是帮办,但却为正四品。

李鸿章曾经是江苏巡抚,正二品大员,如今升为五品官,却前所未有之狂喜。

真正的感激涕零。

摄政王英明啊,终于看到我李鸿章的努力了。

我终于能够大展宏图了。

出卖自己的同类,果然才能获取最大价值啊。

次日朝堂之上。

拟定了圣旨,并且盖了御赏和同道堂大印。

发展改革衙门成立,等同六部,受政事堂直接领导。

顿时,在场汉人大员内心一声低呼。

忍了这么多年,摄政王终于要对汉人下手了。

但是在朝堂上,任何人都没有反抗之力的,甚至连一点点质疑的可能性都没有。

政事堂,军机处,六部,陆军衙门,海军衙门,总理外事衙门,全部都是苏曳的掌控之中。

但是到了地方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甚至到了州县一级,就完全是地方汉人大族的天下了。

诚然,苏曳的洋务运动如火如荼,所到之处,都能横扫一切利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