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朕很欣慰(2 / 2)

还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吧,若不能为君分忧,当什么臣子?

当下,躬身施礼:“臣遵旨!”

赵桓接着道:

“棺材暂时存放大相国寺院里,请大师们念经超度。

入殓时要整好遗容,换身干净的衣服。有家饶,要通知家人告别。家属希望领回去安葬的,准许并送丧葬费。

等击退金军后,朕要找一块风水宝地,用来安葬为国捐躯将士们的忠魂,并设寺立碑,让他们的名字永垂青史!”

军人在宋朝地位极为低下,将领见到微臣低三下四,普通军人更是要脸上刺字,以免逃亡。

何曾想到过有朝一日会得到皇帝如此重视,战死将士会有如此隆重的礼遇。

一众将士听得热泪盈眶,全都匍匐在雪地里磕头,三呼万岁。

谭世积躬身答应,等众人平静下来,想起什么,他又问道:“金军士兵的尸体呢?是不是扔下城楼去?”

“不!”赵桓一摆手,道,“全部存放在城内空地里,用布遮盖,别让人损毁。”

“这是为何?”

赵桓道:

“刚才朕看到金军对战死将士遗体非常在意,撤走时将遗体都带走了,除了遗留在城楼上的之外。

所以,或许将来可以用这些金军将士的尸体跟他们换回咱们被他们俘虏的将士。

参战被俘的将士也同样是我们的英雄,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金军南侵,势如破竹,大部分宋军都望风而逃,也有少数军队拼死抵抗,寡不敌众被俘成了俘虏,除了被处死的之外,还有一部分被金军充作苦力。

他们虽然成了俘虏,但同样是抗金英雄。如果可以,赵桓准备用这些遗体交换这些宋军战俘。

这番话,又让那些将士激动不已,连杀敌被俘都还能得到礼遇,皇帝对他们这些当兵的当真是太好了。

谭世积忙躬身答应。

赵桓扭头对孟忠厚道:

“立刻把城楼收拾出来,朕现在就要开御前会议,商议军情。”

着手一挥,大踏步的朝着城门楼走去。

宣化门其实有前后两座城门楼,因为城门外面有一座瓮城,瓮城上的城门楼已经被金军抛石机投掷的石头砸成了一堆瓦砾。

但是后面正门上的城门楼还是相对完好的,毕竟隔着瓮城,投石机的石头不太容易够得着后面的城门楼。

孟忠厚带着人赶紧跑进城楼收拾,并四周部署警戒。

很快城门楼便收拾了出来,只是仓皇间皇上的龙椅没办法从大殿抬到这来,但找了一把厚重的太师椅暂当龙椅。

赵桓满意的点点头,瞧了一眼孟忠厚这位跟他一起并肩生死搏杀的忠臣良将一笑,朗声道:

“仁仲忠义无双,朕很欣慰。特封你为常德军承宣使,提举皇城司,带御器械。”

仁仲是孟忠厚的字,宋朝称呼对方一般称呼字表示尊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