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太上皇的心病(2 / 2)

……

延福宫。

太上皇拿到金朝元帅要求他带着太上皇后和皇子到金朝做人质的书信之后就病倒了,太医来看,开了药也没有好转。

报到了皇帝赵桓那,赵桓只知道了,连看都没去看。

对宋徽宗这位奴颜媚骨只求苟延残喘的祸国殃民的昏君,赵桓压根没心思理睬。

更何况真实历史上,宋徽宗还要再活十几年呢,不会这么快就死的。

太上皇后郑氏则守在太上皇身边直抹眼泪。

就在这时,内侍来禀报,原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唐恪来拜见。

唐恪在宋钦宗赵桓登基之后曾经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宰相,结果他跟耿南仲一起主张割地赔款投降,投降称臣,甚至同意划黄河为界,把黄河以北全给金军,引起了举国上下的愤怒。

因为御史的弹劾,他最终被迫辞职,因为按照宋朝的规矩,御史谈何宰相,宰相必须辞职以证清白。

更何况,这唐恪真的搞得怒人怨,连那个时候的宋钦宗都不愿意护他,于是辞职罢相之后闲居在家,没想到现在却跑来见太上皇来了。

一听到是他来了,太上皇原来紧闭的双眼忽然睁开了,一下子有了精神,自己坐起来斜靠在床上。

因为这唐恪实际上也算是宋徽宗赵佶一手提拔起来的,在赵佶还是皇帝的时候,唐恪当到了户部侍郎。

而且其中有相当长的时间他担任的是起居舍人,也就是皇帝身边拿着笔随时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官员。

这种官要时刻跟皇帝在一起,所以也算是宋徽宗身边信任得上话的大臣了。

更何况唐恪还是朝廷中重要的投降派,他在对金的关系上的主张跟宋徽宗如出一辙,两人都是贪生怕死,只求苟且偷安,想割地赔款来换取一时的平安的人,当然能够得上话。

听他来了,太上皇当然要见的。

唐恪头戴高桶巾,身穿斜襟右衽大红道衣,大袖飘飘,弓着身子,缓步走了进来,稽首施礼:

“听道君龙体有恙,老臣特来探视,道君如何一下变成这个样子?”

太上皇叹了口气,一脸灰白之相。

等唐恪半拉屁股在床边绣凳上坐下之后,太上皇才叹了口气,称呼唐恪的字,道:“钦叟,不瞒你,我这是心病。”

接着他便把之前白时中给他提议给金朝元帅写信求和的事情经过了一遍,又让人把金朝元帅完颜宗瀚的回信给唐恪看了。

唐恪这才明白,原来太上皇是害怕到金朝去当人质。

想了想,他道:“这也只是金人这么而已,道君何不再修书一封,就道君病的厉害,没办法出使金营,如果有什么要求尽管,同时再送上一笔厚礼,看看金饶反应再做决定。”

当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老道君频频点头:“对呀,对方坐地起价,那自己可以就地还价呀,不一定对方什么,自己就一定要答应啊。

他们要自己过去干什么,肯定目的是通过这个多要钱,不如按照唐恪的法,再试探一下对方的举动反应。”

一下子精神就来了,让王若冲搀扶着下床走到几案旁,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对唐恪道:“钦叟,莫不如就辛苦你一趟,你替我去送这份手谕,如何?”

唐恪表情有些尴尬,道:“老臣已经被罢职,此刻闲居在家,老臣倒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了之后,金人知道老身不在朝中为官了,认为咱们派个不当官的人去是对他们的侮辱,反倒坏了大事。”

太上皇一听,点点头道:“那派谁去合适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