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御前军事专题会议(2 / 2)

他承继的宋钦宗的记忆中有李纲的形象,可是实实在在真人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李纲眉宇间透着坚毅,眸子十分清澈,令人印象深刻。

赵桓微笑道:“李卿一路辛苦!”

李纲起身拱手:“多谢陛下!微臣得知陛下御驾亲征,大破金军,活捉统帅完颜宗望,臣激动得夜不能寐,臣坚信有陛下在,金军就没好日子过了。”

赵桓哈哈大笑,原来这个李纲还挺风趣的一个老头。

示意他坐下道:

“今日朕召集这一次御前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重建军队以及如何治军问题,朕想听一听诸位对咱们大宋军队现状是怎么看得,如何整治军备。

实话,朕之前对我大宋朝军队的现状其实不算了解,若不是这一次亲自率军御驾亲征,还看不到我们军队存在这么多的问题。

请各位各抒己见,谈一谈该如何重建一支能够对金作战中取得胜利的军队?”

听到赵桓这番话,李纲不由大喜。

他其实早就看出了大宋军队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次向宋钦宗提议整治军队,改革相互掣肘的军队指挥模式,但没有得到宋钦宗的回应。

在宋金战争之前,宋军的兵权分别归属枢密院、三衙以及临时派遣统兵的率臣。

枢密院负责发兵,可是手里却没有兵,只掌握兵符,根据皇帝的命令来做出发兵的决定。

三衙统帅下所有兵马,但只有领兵权,却没有调兵权,他需要根据枢密院的调军兵符和皇上的圣旨,然后把军队交给皇帝指派的总兵官。

而皇帝派遣的大臣,也就是率臣,是具体战斗的军队统领和指挥者,但是却往往一个人了不算。

因为皇帝担心他们拥兵自重,趁机造反,所处对领军出征的将领用各种手段进行监视和限制。

大宋初期,出征统帅连作战的阵图都是由皇帝亲自绘制的,要求领兵将帅必须严格按照皇帝的阵图来打仗。

同时皇帝还会派出主要由太监担任的监军以及若干副统帅等等来制约统帅的兵权。

所以,一支军队实际上有好几个人指挥,导致军队指挥的严重混乱。

军令不统一,往往直接结果就是贻误战机,甚至遭来灭顶之灾。

大宋皇帝对武将生的惧怕,所以出兵作战也往往派文臣去领兵。这些文臣之乎者也那是口若悬河,但打仗很多人是外校

当然不可否认,在北宋历史上也有不少文臣领兵打仗取得了辉煌战果的。比如宋仁宗时的韩琦,文彦博和范仲淹,都曾领兵出征取得胜利。

整个北宋对军饶压制和防范,使得军饶地位极为低下,很大程度上也抑制了武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热情。

当然在南宋由于亡国的压力,宋高宗赵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重整军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一套军队系统。

但是一旦局势稍稍稳定,祖宗家法重新占据宋高宗赵构的脑海,他走回头路,重建枢密使、三衙、帅臣相互制约的那一套。

在与金人议和之后更是卸磨杀驴,冤杀了定海神针岳飞,剥夺了韩世忠,刘锜等名将的兵权,使得宋朝军队刚刚有起色的战斗力停滞不前,在后续的对金作战中依旧处于下风。

而现在赵桓,首先要从军事体制上进行改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