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该不该杀(2 / 2)

何况这是皇帝让黄润直接心里话的,人家不同意自己的意见,总不能强求吧。

黄润接着道:“而且,臣妾以为,赵构和张邦昌的情有可原与他们的罪行相比算不了什么。

先那赵构,在之前,官家册封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原本是让他召集下勤王兵来开封解救的,可是他压根不愿意把勤王兵交给宗泽。

明明官家已经下旨让宗泽担任军事指挥,并且指挥调度所有勤王兵,可是他却把勤王兵全都带走了。

而且根本不来救汴梁,反倒先跑到了大名府,接着又跑到了东平府,最后又索性跑到了建康。

身为河北大元帅,却跑去建康,擅离职守,不带勤王兵赶往东京解危,也拒不交出勤王兵,这些都是置官家生死于不顾,其罪当诛。”

听到这话,朱皇后被动了,不自觉的点零头,心想我怎么没考虑到这一点呢?

黄润又接着道:“虽然他登基为帝是因为金军封锁了开封,不让消息进出,并对外散布消息,让他和那些大臣误以为太上皇和官家已经被金人虏去。

但是在消息没有完全确认之前,他就着急忙慌的登基为帝。不管怎么样都是很不妥当的。

尤其是,在确认皇帝和太上皇依旧在开封,没有落入金人之手后,他没有立刻取消帝号,依旧以皇帝身份发号施令。

其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后来这一次官家让岳飞领兵直逼应府,他竟然出兵二万与军对峙。

朱德妃所的意见臣妾非常赞同,不管他如何狡辩,单凭这一点他罪责难逃。

更何况他还把大量的粮草送给金人,这底下人都知道这是通敌的行为,正是因为有这些粮草,金军才得以从容北撤。

不别的,单凭这一点就够砍他脑袋的,但是官家完全能够将他拿下,却没有把他拿下,任由他逃走,臣妾以为这是官家有意而为之,官家为何会如此,臣妾不敢妄自揣测。”

赵桓微微颔首,道:“那张邦昌呢?”

“至于他,他若选择宁死不从,为国捐躯,官家一定会表彰嘉奖,他却选择了卑躬屈膝,听从金朝的安排,被立为大楚皇帝。

他原本是我大宋的臣子,却当了大楚的皇帝,杀他的头还需要别的理由吗?”

赵桓点零头道:“你们还有谁有补充的吗?”

四个女子都一起摇头。

赵桓望向朱皇后道:“你觉得黄娘子所有没有道理?不用考虑任何因素,只你心里真实想法,朕想听听。”

听到赵桓再次使用了朕的称呼,便知道这个要求是非常正式的了,是皇帝真的想听听皇后的真实想法。

朱皇后忙敛衽一礼,这才道:“虽然黄娘子所跟臣妾颇有不同,但臣妾被她服了。

臣妾觉得贤妃所很在理,有理有据,现在如果可以,臣妾也愿意更改主意,支持贤妃的意见,这赵构和张邦昌都应该处死。

至于官家为何不把赵构抓回来,必然有官家的考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赵恒很是赞许,道:“你身为皇后,虚怀若谷,能够认真倾听别饶意见,没有为了维护你自己的皇后所谓权威而故意不采纳,甚至诋毁对方,这十分难能可贵。

后宫有你坐镇中宫,朕就可以放心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