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征召天下兵(2 / 2)

大宋军队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正规军禁军,这一部分军队金军入侵之前主要集中在西夏边境和辽宋边境。

西夏军的二十万禁军中的精锐已经成了赵桓五军的中坚力量,剩下的驻扎在潼关,一部分加入王彦的八字军镇守幽州。

而辽宋边境的禁军在这之前的战斗中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

所以,赵桓只能重新建立一支军队,并在适合的时候解散厢军。

这其实也是好事。他要走的是精兵之路,要把全国的军队控制在三十万以内,这比军队人数最多的宋仁宗时期一百二十万禁军已经少了四倍了,军费开支当然会少掉一大截。

既然要走精兵之路,兵员就必须从全国范围内进行挑选,才能选到精锐之师。

李纲拱手赞叹:“征召全国之兵,比之前从流民中招募兵士要强百倍。”

这之前大宋的兵员主要来自于因为各种灾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

大宋皇帝的想法很简单,灾民无家可归,四处流浪乞讨要饭,把他们招来当兵,一来可以解决兵员,二来可以解决流民问题。

可是带来的结果就是兵员的质量不高,很多流民其实并不适合当兵,其中还有不少是混混,专门混日子的,带坏了整个兵营的风气。

造成冗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灾民太多了,招收又没个限度,不停的扩张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开国时的大宋只有二十万军队,到仁宗时高达一百二十万。

但是其中真正可用之兵却不多,大部分都是些没有经过什么正规军事训练的流民,这样的军队上阵杀敌不望风而逃才怪呢。

……

皇城门口。

刚刚得知保住了性命的赵构,回头望一望宏伟的宫殿,当真恍若隔世。

走进去之前,他觉得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十有八九要搬家了,现在好端赌还在脖子上,而且不仅命保住了,甚至还保留一个国公的爵位,几乎要让他抓耳挠腮喜不自禁。

等待宫门之外的张浚,苗傅等人急忙上前,提心吊胆的询问事情经过。

赵构可不敢在他们面前喜形于色,冲着皇城方向恭恭敬敬跪下磕了个头,然后这才起身把事情经过简要的了一遍。

完又抹着眼泪:“没想到陛下如此宽宏大量,真是让我感激不已又羞愧难当。”

张浚等人都很感慨。

赵构又对张浚道:“陛下让你留下,官复原职,太常簿。还以后会有重用。”

张浚又惊又喜,他还以为自己投奔了赵构,会被治罪,没想到皇帝不仅原谅了他,更是了会重用他。

张浚感激不已,跪在地上冲着皇城方向磕头:“臣领旨谢恩。”

接着,他又给赵构磕了几个头,也算是一段君臣之谊的了结。

赵构忙将他搀扶起来:“好好干,陛下是仁厚之君,你会有一番作为的。”

张浚点头,拱手辞别,前去太常寺报到去了。

而赵构则来到他母亲的府邸。

他已经知道,他的康王府已经被皇帝抄没了,赏给了辽朝的萧妃的母亲元太妃以及投诚的辽朝秦王耶律定。

而他的老母和妻儿另外买了一处宅院居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