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面试(2 / 2)

刚才他大致算了一下,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是交了白卷的,要知道司监做的主要是两项工作,一个是观测上的星星位置变化,看看有没有慧星之类的。别一个是修订历法。

对于航海需要的定位,司监很多人并不熟悉。

赵桓没有去那些所谓的经验丰富的水手中挑选擅长定位的人。

毕竟在宋朝,所谓经验丰富的水手或者领水员,也就是熟悉的水道,大致能看上的星座来辨别方位。

而且宋朝海外贸易基本上都是东南亚沿海,船基本上是沿着能看见陆地的航线在航行,不会偏离开大陆太远,横跨海峡也是有大致方位的,有罗盘做指导,不会偏离太远。

这种近海航行的经验放在浩瀚无际从没去过的太平洋,那就根本用不上,必须要从理论上解决定位问题。

而学会这一套,必须要有相应数学气象学和文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了,这些就不是大多数目不识丁的领水员所能具备的。

再了,赵桓一时半会儿也没有地方去寻找哪一个领水员有这样的本事。

他只能从司监里面找技术好的,能够听得懂他的知识的,由他来教这些司监的书吏,再由他们去担任这次远航的领水员,也就是导航员。

所以他才从司监四十岁以下有知识有经验的官员中挑选。

可是他很失望,一半以上的司监的官吏居然基本的定位都不会。

于是等这一半官吏离开之后,邵成章把空卷放了一边,把写了答案的呈送给了赵桓。

赵桓挨个看了一下,这十来个官员基本写的是用测量太阳或者北极星的高度的方法来确定自己大致的位置。

其中有几个写得很细,包括如何测量高度,如何换算成大致的位置,并从大宋的北边到南边主要的北极星的高度,以及如何演算都写了出来。

赵桓不禁点头,看来司监里也不全是饭桶,还有真才实学的,剩下的几个写的就不知所云了,赵桓看不懂,也不想去研究这些理论。

他都看不懂,那明没有流传下来,明应该没有什么应用价值。

于是把那几个不知所云的也都让他们走了,只剩下十个写的比较精确的。

接着赵桓问出了一个几何学上比较难的问题,赵桓拿出了一份试卷道:“这里有一道几何题,已知球的半径和圆心角,求两个球上的点的距离。”

着吩咐邵成章把那题交给了这十个司监的官吏。

这实际上是中学的一个几何试题,用余弦定律能够求解。

因为在航海中需要各种测算,如果能做出这样的题,那么就能听懂赵桓告诉他们的航海中需要的各种计算。

这题拿下去之后,几个人围在一起看了一下,赵桓发现至少有一半脸上是茫然的,根本不知道这题怎么解。

毕竟司监的人虽然擅长数学,但是解这样的几何题还是有难度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